《世界电影史(第一卷)》:
虽然好莱坞长袖善舞,通过非正式的广告手段在普通观众和美国议会当中都赢得了很多朋友的支持,但是它在其他国家毕竟还是搅起了反对美国产品的浪潮。1927年,英国政府对在英国本土上映的电影中只有百分之五是产自帝国本土深感忧虑,大部分上映的影片都来自于美国,反映的是美国的价值观,展现的是美国的货物产品。一次议会调查的结论是,富有帝国特征、反映帝国价值的影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大英帝国。有关好莱坞的文化影响的论辩只是欧洲文化精英的普遍的反美话语的一个部分而已。资产阶级文化民族主义者担心美国大众文化带来的同质化的影响,生怕之前还算清晰的阶级和民族的表征,比如服装和腔调,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讽刺的是,好莱坞的无所不在本身成了英国政府推动英国电影制作的背后的一种动力,这同样也是发生在其他国家的情况。除了意识形态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票房收入:1927年,英国是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的最大的电影市场,当年的票房总值为一亿六千五百万美元。英国本土生产的影片只有四十四部,是整个放映份额的百分之四点八五,而美国进口要占到七百二十三部,占据市场的百分之八十一。在法国,本土电影产量略微高于英国,大概有七十四部法国影片,占据市场的百分之十二点七,美国仍然是大头,三百六十八部影片占据百分之六十三点三的市场。
1920年代,唯一一个本土产量高于进口量的是德国。德国的商业电影制作从1911年开始发展,但是在早年的欧洲制作者中并不显著。“一战”期间德国孤立于法、英、意、美等国的电影供应反而鼓励了本土电影的生产。德国政府看好电影的娱乐和宣传功能,大力资助本国电影产业。由几个公司合并成的庞大的乌发(Universum-Film Aktiengcscll-schaft;简称Ufa)暗中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除了各种制片厂设施(其中包括1921年在波茨坦附近建造的成片的、像是艺术王国一样的建筑群),它还负责除了自己的产品之外的别的德国片厂的产品的发行。1920年代,优胜还收购了丹麦的诺迪斯科公司及其在国外的电影院。不像法国,在那个年代主要为国内市场生产影片,德国一直致力于外国市场的开拓。1921年德国的电影产量达到六百四十六部(好莱坞那年的产量是八百五十四部),之后则下降到每年二百部的水准,或者基本上是好莱坞电影产量的三分之一,直到1920年代末。
德国是欧洲反好莱坞霸权的急先锋。1925年,当美国在德国市场的份额增长的时候,政府的回应是启动一个“进口份额计划”以限制外国影片在德国市场上的总的额度。结果,每年进口的影片只能和本土生产的影片量持平。1927年,德国生产了二百四十一部影片,占当年放映市场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三,而从美国进口的影片占据的份额是百分之三十六点八,剩余的市场则由其他国家的影片占据。“进口限额”(contin-gent)为其他欧洲国家的电影生产保护铺平了道路:奥地利、匈牙利、法国和英国,甚至澳大利亚都在1920年代末期采用了类似的份额立法。1928年代英国电影法案(The British FilmAct)鼓励了本国电影制作和放映在英国市场上的逐年增长,光那一年,就已经提升到百分之七点五的份额。
……
展开
“全球电影史权威著作。”
“一本重要的电影史指南”
——《电影》(Flicks)
★“本书内容周详精微……覆盖了国际电影制作的每个侧面——从明星的塑造到技术的改进,面面俱到。”
——《洛杉矶每日新闻报》(LA Daily News)
★“说到文本流光溢彩、既广博又庄严的电影史著作,那就非《牛津世界电影史》莫属了。”
——《独立报》(Independent)
★“《牛津世界电影史》令我爱不释手……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对信息的渴求……文笔犀利的人物特写突出了国际电影界的几乎所有重要人物……简言之,对任何影迷来说,这本精彩大气的书都应该是自己图书室里不可多得的收藏。”
——《纽瓦克星报》(Newark Star Ledger)
★“杰弗里·诺维尔一史密斯的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是编辑组织井然有序的典范,其中,八十多位供稿人的文章被整理成一部错落有致、信息广博的电影史著。”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这是一本精彩杰作,一部在学术水平和知识广博性方面都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
——《印度邮报》(India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