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心灵
第一辑
1921年的中国
“三一八”之后: 《语丝》和《现代评论》
1933年:“新年的梦想”
1933年:《东方杂志》的宪法讨论
鲁迅去世之后
1944年:一个新闻记者眼中的延安
百年寻梦
傅斯年为何下泪?
第二辑
魂兮归来,陈天华
风萧萧兮易水寒——黄花岗九十年祭
孙中山的历史性遗憾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蒋介石
为雷震造一个铜像
免受恐惧的自由
蒋经国处理“美丽岛案”的决策过程
第三辑
废除科举百年祭
张元济力倡“中华民族的人格”
重要的是超越“平反”意识
“羊性”、“狼性”与心中的“鬼子”
中国企业家的本土传统在哪里?
百年转型中的公民教育——以商务印书馆的公民教科书为例
教育,永远面向未来
第四辑
美丽的“五月花号”
遥望新大陆
拒绝王袍加身
华盛顿告别政坛之后
权利,而不是权利——我理解的米奇尼克
哈维尔的意义
后记
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
★我生于1917年,傅国涌生于1967年,年龄正好相差半个世纪。社会上有“代沟”的说法,但读了他的著作,我感到心灵是相通的,对理想的追求并不因岁月而隔膜。他以充满激情的笔墨,讲述了许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的人和事,让我蓦然回首,也禁不住生出许多感慨。
——《庐山会议实录》作者李锐
★傅国涌的文章有内容、有观点,视野开阔、文字晓畅,有些地方用墨不多却意味深长。
——《往事并不如烟》作者章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