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定都长安,天下却并未太平,军阀刘武周占据马邑,隋将王世充盘踞洛阳,义军窦建德控制河北,全国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之后的七八年中,唐王朝一直处于东征西讨,荡平群雄,统一国家的战争状态之中。李世民自从18岁雁门勤王,20岁随父晋阳起兵,攻陷霍邑,挺进关中,占领长安,所有战役都曾参与,而且胆识过人,谋略远大,展示出其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在唐王朝建立后,李世民更是独当一面,亲率大军指挥了平定薛举父子的浅水原之战,一举解除了西北方向对长安的威胁。武德四年,李世民又率兵马出征,几乎是同时面对两股势力最为强大的对手,河北的窦建德与洛阳的王世充,战争旷时日久,洛阳城坚,久攻不下,眼看要陷进无法收场的僵局……关键时刻,李世民却看清对方破绽,破釜沉丹,孤注一掷,争取围城。打援战略,击败窦建德,逼降王世充,为唐王朝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但李世民排行第二,并非长子,按封建体制并不能继承大统,李渊定都长安,哥哥李建成已被立为太子,李建成作为皇储,曾带兵平定“司竹群盗”,击败刘黑闼义军,稳定了山东局势,表现出一定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在争夺皇储上,李氏兄弟已形同水火,双方均剑拔弩张,兄弟间的杀戮已不可避免。
终于,在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早朝经过玄武门,被早有准备的李世民、尉迟敬德射杀。面对既成事实,第三天,李渊便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同年八月传帝位于李世民,这便是鼎鼎大名的唐太宗。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九日,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极称帝,是为唐太宗,并改元贞观,从而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贞观盛世。
唐太宗与贞观盛世,不仅是中华历史长河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页,即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受到中外人士的瞩目,贞观君臣的施政要领也为许多政治家所青睐借鉴。但贞观盛世还有漫长的坎坷之路要走。
当初,李世民接手的几乎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破烂摊子: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市井萧条,粮食匮乏,再是李渊虽已退位,但一批元老重臣仍手握权柄,身居高位,如何处理父皇与原太子李建成余党,以稳定朝野政局就成为摆在刚刚登上九五之尊的唐太宗面前一道急需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难题。
毕竟是一代英主,出手就展示出超人的胸襟与气度,28岁的唐太宗听取尉迟敬德等大臣建议,兼顾亲情孝道:让李渊仍旧居住皇宫,过着嫔妃群拥的安乐日子,直到三年后李渊执意移居弘义宫。唐太宗不仅安抚了老一辈元勋,对太子党中有才能者,如魏徵、薛万彻,太宗更是亲自宽慰,委以重任,日后在贞观改革中,均因贡献杰出成为一代名臣。由于在玄武门之变后,采取了宽大为怀的策略,京城长安和全国政局迅速得到稳定。
面对经济凋零,如何恢复生产,在贞观元年六月,唐太宗即与群臣研讨治国之策,尖锐提出为何周朝治世长久而安定,秦虽统一却很短暂?太宗认为:“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并接受魏徵提出的顺应人心思治,人心思定,对老百姓要实行“王道”即教化方针,然而,就在贞观君臣齐心协力,研究开创一个空前盛世的前夜,在大唐帝国的西南,远横于天边的一抹高耸入云的黛苍,却有一个叫吐蕃的民族迅速崛起,成为唐王朝必须面对的一支不寄忽视的势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