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殖民统治与东北农民生活:1931-1945年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64299
  • 作      者:
    李淑娟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淑娟,女,1965年2月生,黑龙江省肇源人。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社会与历史学院教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东北沦陷区史研究,尤其是东北乡村社会史和近百年黑龙江社会变迁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十余项。在《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社会科学报》、《民国档案》、《史学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等独立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所发论著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等转摘。多次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统治东北期间制造的一切暴行、对农民土地的大量占有、对粮食等农产品的掠夺、对劳工的强制征用、鸦片毒化政策的实施、日本“移民开拓团”的建立、苛捐杂税的实施等,给广大农民带来深重灾难,使农民贫困达到极点,加速了农村的破产进程。《日本殖民统治与东北农民生活(1931—1945年)》借助丰富的史料,从东北农民生活入手,揭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殖民统治的实质,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批驳“侵略有理”、“侵略有功”的邪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日本殖民政治统治下的东北农村
  九一八事变前,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转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侵占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使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北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是阶级关系的变化,原来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东北人民群众与封建军阀官僚的矛盾,转变成东北民众与日本侵略者及封建势力的矛盾。因此,在东北殖民地社会政治结构中,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受到来自日本侵略者和东北封建势力以及新生的“汉奸集团”等多方面的政治统治和压迫。由此,东北农民生活在殖民政治统治下,“王道政治”给东北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一节殖民地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与东北农村
  一 日本侵略者入主伪满中央和地方各级统治机构
  日本侵略者为使占领后的东北成为其永久殖民地,1932年3月1日,炮制出笼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并建立起一整套庞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殖民统治机构。3月9日,伪满洲国举行了“建国”大典,清废帝溥仪就任“执政”,当天即公布了《暂行政府组织法》《人权保障法》,对外标榜实行“民本主义”,其国体实行所谓的“民主共和制”。伪中央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监督四权分立,伪执政之下设一府四院,即伪参议府及伪国务院、立法院、最高法院、监察院。作为伪满洲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伪国务院“承执政命令掌理诸般行政”,下设民政、外交、军政、财政、实业、交通、司法、文教各部,各部设总长和次长各一人,部下设司。伪国务院还设有总务厅、法制局、兴安局(后称兴安总署)、资政局等。日伪当局制定了伪国务院及各部官制,一些晚清旧臣、东北实力派人物分别做了“总理”和“总长”。
  1934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为驾驭伪满洲国,把其打扮得更像“王道国家”,使其更具有欺骗性,宣布伪满洲国实行帝制,名为君主立宪制,溥仪由“执政”变为“皇帝”,年号“康德”,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改称为“大臣”。同月9日,公布了《暂时援用从前法令之件》,采取对原有行政机构保存沿用的方针。
  日本侵略者极力把伪满洲国打扮成“独立国家”的样子,其目的,一方面通过傀儡政权更有效地实施对殖民地人民的政治统治和民族压迫;另一方面,欺骗国际舆论,掩盖殖民侵略罪行,为扩大侵略战争服务。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政权统治机构,皆是适应日本殖民统治需要建立的,是为真正的统治者——日本侵略者服务的。
  日本侵略者对如何控制占领后的中国东北农村社会始终颇费心计。建立起伪满洲国中央政权,并由日系伪总务厅长及大大小小的日系官员,控制着伪满洲国的行政、立法、司法、检察等一切大权,即总务厅中心主义的同时,原样接纳了东北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以安插日人的方式,牢固地控制地方统治,以后又通过伪满政权行政机构的调整来强化和完善基层组织。
  ……
展开
目录
绪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概况
三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日本殖民政治统治下的东北农村
第一节 殖民地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与东北农村
第二节 法令对东北农民的高压掌控
第三节 特殊村落——“集团部落”与“无人区”
第四节 “协和会”对东北农民的思想控制
第五节 高压政治下的东北农民

第二章 东北殖民地农业经济形态的形成与农业统制的强化
第一节 统制经济政策推出与殖民地农业形态初成
第二节 农业增产政策的实施与殖民地农业形态的强化
第三节 统制的加剧与民众生活的日益恶化

第三章 日本移民开拓团对东北农民生活的冲击
第一节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动机和目的
第二节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政策及其实施
第三节 日本移民开拓团的入殖及其组织形态
第四节 日本移民开拓团对东北农民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农民税收负担
第一节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
第二节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特征
第三节 税收对农民负担的影响

第五章 劳工摊派与东北农民的劳务负担
第一节 劳工统制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 对农村劳动力的强制征集
第三节 劳工生活

第六章 鸦片毒化政策对东北农民生活的破坏
第一节 鸦片政策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鸦片政策在东北地区的推行
第三节 鸦片政策对东北农民造成的危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年代对照表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