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华夏文化辨析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24219
  • 作      者:
    钟伦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钟伦纳,香港中文大学学士、硕士 ,波士顿大学博士, 辛辛那提大学中国事务主任。曾任辛城生物 医学研究教育基金会主任、辛大医学院副教授、马萨诸塞 州老人部研究主任、华/亚裔研究和训练所创办人、大辛
    城中国商会主任、塔夫茨大学(Tufts)国际领袖训练所资 深主仟。曾向北京大学、香港和欧美名校的学生和华埠提 供领袖训练,在港美从事数十项社会调查及讲授研究方法 课程。长期致力于客观知识的研发、应用和普及。希望以 跨学科和开明诚恳的态度,来报道和分析事态,尤其有 关华夏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义务工作包括香港专上学生联会会长,波士顿华埠诊 所董事、美国国家健康所研究申请书审议员、辛城理性思 考会会长、俄亥俄州长亚太裔顾问。中文著作有《华夏历 史的重构》、《花旗美国面面观》、《应用社会科学研究 法》、《民主议决和组织策略》等书;及在美国和中国 大陆港台的学术期刊、报章和杂志上发表相关社会和文化 的诗文如"华夏源略组诗"、"诗词与现代生活"、"童 诗集:华夏神话与传说"、"孺牛集"、"医疗和保健"、 "小人颂"和"服务人员颂"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华夏文化辨析》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分析了几个主导了华夏文化千多年以上的传统观念(仁、义、道、德、易、诗等)和社会结构(城、市、镇、工、商、农、村、移民和海事等),并尝试在经过重新理解的传统上揭示出一些现代启示。《华夏文化辨析》尽量以自然科学的严谨态度,去处理以华夏文化。糅合了多门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后,客观地解释孔子有什么东西不知,知而不讲,讲了而被后学忽视。
展开
精彩书摘
  1.潜龙期
  潜龙之源(商代以前)
  旺族图腾族内尊,鱼蛇猪虎效能偏。提时济雨通灵瑞,奉鳄传人渐霸天。
  大约一万二千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结束以后,人类普遍进入新石器时代,可以用细小的石器造网渔猎,觅食方式多了,食物的质量也提升了,不须每一个人时刻都去找寻食物,先民多了空闲观察,发现到一些植物可以种食,农耕开始出现。农耕不但改变觅食习惯,也大幅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摘猎渔捞都可以即采即食,种植则须等待数个月后才有收获。种植者要定居下来,平时要预防敌人和野兽,不会长期逃避,农忙时要集体合作,这便需要社会组织、策划和分工。还有一项前所未有的重要技术问题要解决:什么时候下种?过早或过迟下种,会令整族挨饿甚至消亡。那些掌握到下种时机的人,便会成为族内领导;那些族掌握到下种时机的族群,整族便滋长;这是经济、宗教和政治权力互相靠拢的契机。
  务农各族开始时都从自然现象去找寻下种时机的启示:日月星辰、草木鸟兽,把握到某一种物候的规律而壮大的族,可能以此物候为荣,引而为共同特征,这便是图腾的一种重要起源。图腾是整族的集体象征,在非农耕部族之问早已存在:哪些猛兽要避开、什么东西可以祈求保护、哪些可以增加渔猎量、什么可以滋繁生殖、伴同领袖出生的某种自然现象、本族的起源或祖先等等,都可以成为图腾。同一种东西在不同族中作图腾,可能被赋予不同意义,例如鳄鱼可以取其凶恶,可作肉食,在农业出现后也可作提示播种时刻的指标。
  图腾对部族生活的影响可大可小,有些只是符号,除了作为族徽,未必有实际用途;有些则会启发族人多作观察和推论,产生不同的作用。各种农耕物候的可靠性不同,早了冒头的草和迟了飞来的鸟,会令一个部族丧失人口。经过长时期考验,那些以比较可靠的物候作图腾的部族不断强化,那些图腾未能帮助发展的部族渐渐消弱。慢慢地,以在现代科学出现前最可靠的物候作图腾的农业部族,愈来愈有机会凌驾各族,成为领导体系的盟主或重要支柱。在世界各大古老文明之中,埃及、中东、中南美和中国,都出现了拜日现象,可谓是以太阳为农业物候的成功通例。今天我们读中国历史,很少人会追问“改历”在狭义政治以外的意义。太阳运行的规律跟农耕规律不完全吻合,过了一定时候便需调整,否则会违误农时,是以历代朝廷皆设专职来观天检历。在大约距今四千至六千多年之间的东亚大陆上,在芸芸物候中,鳄鱼曾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农耕物候。而以鳄鱼图腾进行政治加工的意念和形象,便成了中国龙的主要起源。
  以鳄为图腾的氏族在古中国分布广远,最早而最像鳄鱼的物证,是仰韶文化期(距今约六千五百年)河南濮阳大墓中以蚌壳砌成的“蚌龙”。以鳄鱼或其同义符号为名的家、族和邦国很多,例如龙、龚和御龙氏等,单是《竹书纪年》中记载伏羲氏系统的便有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和白龙氏等。至迟到了周初还有舜和禹的后裔,以鳄为名来受封的。不过,即使是曾经显赫的家族也不断消失:“夔、龙,其后不知所封。”(《史记·陈杞世家》)一个例子是影响力一度颇大的噩(鄂)国。噩国姑姓,是黄帝一支,甲骨文中提到商王田猎的地点,最多在噩地,可见商噩两族关系密切。鄂侯在商末跟西伯昌并列三公,周灭商后,曾倚重噩族来牵制南方,后来噩国率淮人反叛,被周厉王严令讨伐,要“勿遗寿幼”,这个悠久而强大的噩国从此消失。
  重农鳄族(异于以凶鳄为图腾或以鳄为肉食的族)文化相通,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集体力量,但在农业民族优势建立以前或其势力范围以外,其他强族也曾成为地区性联盟的领导。他们会把自己的图腾提升作盟主的象征,其中一些联盟逐渐扩大,甚至发展出王国化的制度。同盟的发展往往借助于一个超越个别族的图腾作盟徽,盟徽从两个扩至更多的图腾组合,以至创造出一个抽象的共同形象,到了商代,终于演化出以鳄为主体的“龙”这个具有王权意味的盟微。
  ……
展开
目录
序言
自序
第一章  “人传的龙”?——龙的艺术形态与背景
1.潜龙期
2.成龙期
3.游龙期
4.帝龙期
5.曚昽期
6.总结和前瞻

第二章  仁义道德四字的古今意义
1.为什么要澄清仁义道德这四个字?
2.仁
2.1  “仁”的东夷背景——“天伦”的初意
2.2  “仁”以复礼,最终为公
2.3  仁求实践,克己向上
2.4  “仁”的现代意义
3.德
3.1  德字的流变
3.2  “德”字新意及其概念的整体架构
3.3  “德”字的现代应用和修炼方法
4.道
4.1  途、道和导
4.2  常道和异道
4.3  依附自然规律的道术
4.4  道的并合和求新
4.5  道的盈缺
4.6  道的取舍
5.义
5.1  “义”字的流变和概念架构
5.2  非建制的义——纯义
5.3  半建制的义:忠义、结义和道义
6.仁义道德的新概念架构

第三章  《易经》并不神秘
1.《易》的社会历程
1.1  卜辞、八卦与《易经》
1.2  《易》的兴衰略历
2.《易经》与儒道的关系
2.1  《易经》与老子
2.2  《易经》与孔子
2.3  《易经》与《易传》
3.《易》的文字、象数和推断模式
3.1  《易经》的文字
3.2  《易》的象数
3.3  《易传》的推断模式
4.一套全面解《易》的假设
4.1  《易经》所载的实物和史迹
4.2  作者是谁?
4.3  作者的历史背景和《易经》的具体内容
4.4  作者的身份和用意
4.5  《易经》和《书经》的互相补证
4.6  一个容易读通《易经》的方法
5.结语
……
第四章  《诗经》的真情
第五章  《武经七书》和中国兵法
第六章  传统社区的贫困化和重塑
第七章  城、墟、镇与工商转型
第八章  蓝色中国——海外活动的兴衰
第九章  华夏文化会中断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