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66063
  • 作      者:
    朱春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从伦理学、政治经济学、法理学等学科界定了分配正义范畴的含义,梳理了马克思如何从这三门学科对评析资本主义分配的正义性,阐释了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研究分配正义的视角及方法,揭示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价值,指出了我国实现分配正义的可行路径。本书为深入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的基本思想、原理、方法,同时分析了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何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简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研究》:
  再次,处理好工人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鉴于苏联无视农民的合理利益而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毛泽东认为现代化建设不能采取剥夺农民的做法,必须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但是,他也考虑到大多数工人所作的贡献比农民大,城市生活费用比农村高,因此工人的收入应该比农民多。总之,他认为工人不能剥削农民,农民也不能无偿地索取工人创造的商品,他们之间的产品交换应该合乎等价交换的原则。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技能、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因此,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必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这种制度尽管人为地设定了人们的身份,限制了人们的迁徙自由权,使农民不能享受工人所享有的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某些权利;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合乎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传统,也给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与秩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最后,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共同富裕的保障。毛泽东一生反对绝对平均主义,也反对分配过分悬殊,追求共同富裕,且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还是正确的。生产资料、国家政权不掌握在人民手里,共同富裕就仅仅是空中楼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当然,他过分强调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而不是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这是其偏颇之处。 
  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在分配实践中多次违背了上述正确的分配理论。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一些领导干部开始讲究物质享受,毛泽东对此保持着警觉。他说这些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过去跟敌人打仗时的那种拼命精神少了,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分配正义的本义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
一、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产生的根源
二、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所指涉的问题
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的主要特征
四、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基本功能
五、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的实现途径
第二节 伦理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
一、伦理意义上分配正义的起源
二、伦理意义上分配正义指涉的基本问题
三、伦理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的主要特征
四、伦理意义上分配正义的基本功能
五、伦理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法律意义上的分配正义
一、法律意义上分配正义产生的根源
二、法律意义上分配正义指涉的主要问题
三、法律意义上分配正义的主要特征
四、法律意义上分配正义的基本功能
五、法律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的实现途径
第四节 西方分配正义理念的演变
一、西方分配正义理念演变的历程
二、西方分配正义理念演变的特征及根源
三、西方分配正义理念演变的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评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分配的正义性
第一节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
一、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理论
二、伦理与法律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评析资本主义分配的正义性
一、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看,资本主义分配合乎正义
二、从伦理意义上看,资本主义分配具有明显的非正义性
三、从法理学意义上看,资本主义分配正义具有片面性、虚伪性
四、正确把握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内在张力
第三节 马克思评析社会主义分配的正义性
一、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论述
二、马克思评析社会主义分配的正义性
三、对按劳分配方式设想的正义性的评析
四、评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的解读:以埃尔斯特为例

第三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第一节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继承、发展及实践中的失误
一、列宁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继承、发展及实践中的失误
二、斯大林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探索性的实践及失败的教训
第二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承传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开拓及缺失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创新及实践中的偏差
四、毛泽东在分配实践中所犯错误的根源
五、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启迪
第三节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一、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二、伦理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的承传与创新
三、法律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的承传与创新
四、邓小平分配正义理论的现代启示
第四节 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一、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二、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第四章 马克思探讨分配正义理论视角的承传与创新
第一节 按权利分配视角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一、马克思的基本人权观
二、马克思人权理论对资本主义权利分配的诉求
三、权利视角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第二节 按贡献分配视角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一、生产要素在价值与财富创造中的作用
二、不同所有制形式下按贡献分配的正义性
三、贡献视角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第三节 按需要分配视角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二、按需要分配正义原则是对传统分配正义原则的超越
三、需要视角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第五章 马克思研究分配正义的方法承传与创新
第一节 科学与价值相结合的方法的承传与创新
一、马克思对科学方法与价值方法的基本观点
二、科学方法与价值方法的有机结合:马克思研究分配正义理论的方法
三、对马克思科学方法与价值方法的承传与创新
第二节 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相结合的方法的承传与创新
一、马克思对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把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人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三、对马克思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相结合的方法的承传
四、对马克思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相结合的方法的创新
第三节 理论假设的方法的承传与创新
一、“经济人”假设的承传与创新
二、公平与效率关系假设的承传与创新

第六章 马克思的全球价值分配正义理论视域下的全球分配正义性评析
第一节 马克思的全球价值分配正义理论及其承传与创新
一、全球分配正义的基本内涵
二、马克思全球价值分配正义的基本理论
三、列宁、邓小平等人对马克思价值全球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
四、马克思全球价值分配正义理论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之处
第二节 当今全球价值分配的正义性评析
一、当下国际价值规律发生的新变化
二、当今全球益品分配的非正义性
三、全球益品分配不公对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四、西方政治哲学的全球分配正义理论的偏弊
五、推进全球分配更加公平之路
结语
附录 相关论文:否定性的、寻求个人自由的社会正义观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