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316622
  • 作      者:
    胡玫著
  • 出 版 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一书在全球化研究的平台上,以产业转移的模式变迁、动因与路径等内容构建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产业模式转型等实际问题,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路径提出政策性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
  1.设立全国工业会议(CNI)
  CNI将取代工业咨询常委会(CPCI),统一领导多个与工业相关的现有常设机构,负责评估政府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并不断提出新的政策建议。通过CNI,一是巩固成果,始终坚持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二是保障工业振兴计划的有效实施。
  2.推动欧盟立法以发展工业
  法国在各个层面,包括欧洲议会、双边关系、部长级会晤等努力推动欧盟建立工业发展战略,对朝阳产业制定发展指导方针,融资支持,鼓励创新,联合制定欧洲统一标准,联合发展重大科技项目,设立欧盟工业大使。在国际贸易、环保要求等方面,对欧盟和非欧盟企业实行统一标准。
  3.推广“法国制造”
  设立“法国制造”标签,按照法国本地含量占产品增加值的比重,将产品分为三个等级。效仿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推动欧盟尽早就实行强制性的原产地标识进行立法,设立“欧洲制造”标签。
  4.鼓励“再工业化”,创造就业
  政府出资2亿欧元,向有意重返法国投资的企业提供预付偿还金补贴,鼓励企业回归,促进国内就业。
  5.加强工业与教育之间的联系
  加强教学技巧,使教育更适合企业要求,增设相应课程,如供应链管理,创新管理,培养企业家精神。
  以上政策的实施还是有效果的,2010年以来,无论是在欧盟内部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法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显著回升。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图
1.2.2 主要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尝试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文献综述
2.2.1 要素禀赋引致的比较优势动因
2.2.2 产品生产和投资周期动因
2.2.3 垄断优势动因
2.2.4 边际产业扩张动因
2.2.5 国际产业转移的其他动因
2.3 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文献综述
2.3.1 雁行形态模式
2.3.2 “OIL”模式
2.3.3 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2.3.4 区域梯度转移模式
2.3.5 国际产业结构变迁模式
2.3.6 国际产业集群模式
2.4 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特征与微观基础
3.1 国际产业转移发展的简要进程
3.2 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变迁
3.2.1 完整价值链式的国际产业转移
3.2.2 工序型的国际产业转移
3.2.3 网络型的国际产业转移
3.2.4 模块化的国际产业转移
3.3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产业转移特征
3.3.1 新兴产业的模块化应用
3.3.2 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发展
3.3.3 单级线性梯次转移与多级非线性转移
3.3.4 跳跃的产品生命周期——温特制与跨越梯度转移
3.3.5 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发展
3.3.6 产业转移中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3.4 国际产业转移的微观基础——跨国公司
3.4.1 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3.4.2 跨国公司的嵌入性与产业集聚
本章小结

第4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路径分析
4.1 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4.1.1 空间视角:区域间相互作用机制
4.1.2 产业视角: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
4.1.3 企业视角:企业生产转移规律
4.2 国际产业转移的路径分析
4.2.1 传统的国际贸易路径
4.2.2 合约路径
4.2.3 外商直接投资路径
4.3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形成路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路径
本章小结
附录:产业转移临界条件的理论证明——一个数学模型

第5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产业转移——以中国为例
5.1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概况
5.2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5.2.2 实证分析与结论
5.3 中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
5.3.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引致产业转移
5.3.2 追求要素边际效益最大化引致产业转移
5.3.3 新兴企业成长的需要引致产业转移
5.4 中国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5.4.1 引入产量竞争模型
5.4.2 模型分析
5.4.3 模型结论
5.4.4 模型应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5.5 中国区域产业转移路径依赖与国内产业转移的黏性分析
5.5.1 中国区域产业转移路径依赖分析
5.5.2 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黏性分析
5.6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两难选择与潜在优势
5.6.1 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两难选择
5.6.2 中国的潜在优势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球产业链重塑与中国产业模式转型
6.1 工业4.0时代的全球产业链重塑
6.2 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归与升级
6.2.1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6.2.2 法国工业振兴计划
6.2.3 日本的制造业回流
6.2.4 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发展前景——以中国为例
6.3 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
6.3.1 在全球产业链中清晰定位
6.3.2 延伸“微笑曲线”,进行产业升级
6.3.3 加快自主创新,规避高技术产品的低附加值
6.3.4 客观评估中国经济发展目标与产业转型
6.3.5 注重培养企业内生能力,创造产业升级的制度环境
6.3.6 平衡招商引资,中下游企业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
本章小结

第7章 本书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战略选择
7.2.1 鼓励向中西部进行产业梯度转移
7.2.2 推进经济和要素的集聚,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7.2.3 建立创新体系,利用创新机制驱动产业发展
7.2.4 积极有序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
7.2.5 引导资源流向产业关联紧密的领域
7.2.6 提升集群内本国企业的自生能力
7.2.7 大区域竞合格局下,分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经济转型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