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汉德对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92186
  • 作      者:
    裴钢[等]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裴钢,男,出生于1953年12月11日,辽宁省沈阳市人,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1月~1982年2月就读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4年12月就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12月~1991年12月就读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和逢甲大学荣誉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3月~1997年6月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员,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2000年5月~2007年11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6年6月任同济大学名誉教授,2007年8月~2016年9月任同济大学校长。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第五届专家顾问组成员,“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一届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平台建设专家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Cell Research》主编等。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理功能等研究。
江波,男,1959年8月生于上海,浙江奉化人。历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1978年2月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同年10月赴法国雷恩第二大学学习法国语言文学,1981年毕业。1990年9月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教育学,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1年7月由法国回国后在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任职,1993年参加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筹备工作,1995年~1999年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1999年12月~2004年8月任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馆教育参赞,2004年10月~2005年6月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2005年7月~2012年6月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正司级),2012年7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正局级)。从事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工作。
辜学武,男,1957年生,湖北人,德国国籍。现任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并兼任全球研究中心主任,是迄今为止唯一在德国社会科学领域获得德国很高级别教授(C4/W3)的华裔科学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现信息管理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科隆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波恩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8年任德国佛莱堡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1998年通过德国终身教授资格考试,任特立尔大学政治学代理讲座教授;1999年~2002年任波恩大学欧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2002年任德国波鸿大学政治学终身讲座教授并兼任东亚政治研究所所长。2009年10月应德国波恩大学之邀任政治学终身讲座教授,执掌该系国际关系教席并组建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兼任上海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全球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意大利米兰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与经济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德国外交学会会员,德国政治学会会员,德国华人教授协会主席。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儒家文化的普世性问题,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亚太地区能源安全和欧亚关系等。出版多部专著,合著,发表100余篇论文。其中”国际关系理论导论”已成为德国许多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的推荐教科书。
郑春荣,男,1968年12月出生于上海,博士。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德国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欧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研究分会副秘书长。1990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同济大学德语系担任德语教师。1994年5月起,在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1997年1月至7月在德国中央职业教育研究所客座访问。其后,2001年在同济大学文法学院社会科学系取得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在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取得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起评聘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德国问题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起评聘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德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方向:中德跨文化交际及国别研究)。研究方向:德国政治制度、外交与安全政策、德国与欧洲一体化。
展开
内容介绍
德国是公认的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的国家。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在哪里?为什么这个国家总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依托同济大学一百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对德研究资源,携手校内外、国内外一流的德国问题专家,对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探讨了不同领域同德国创新能力的关联,分析了各相关领域对德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展现了这些影响机制的机理和力度。
展开
精彩书摘
  《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汉德对照)》:
  创新的基础是经验和知识积累,同时创新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因此,形成群体创新基础、营造社会创新环境,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从科学探索到技术发明、从技术发明到成果转化的过程并非一蹴而成,而是一种在时空维度上展开、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行为。因此,创新需要激励。创新的起点可能是非功利性的科学探索,而可持续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则是有目的的生产性应用。现代产业组织的多样化、复杂性决定了创新要有计划,创新活动需要协调。上述各种因素与经济秩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值得深入思考。
  二社会市场经济与德国的创新力
  (一)关于创新机制的辩证思考
  创新包括人类的科学探索、技术发明及其成果转化。通过对生存环境的了解,人类利用其掌握的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开发、利用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与技术,最终提高产出和收入并满足自身各种需求。由于人类具有好奇本性,以及摆脱资源制约、满足自身需求的愿望,上述创新活动的发生和持续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在现实中,国民群体并非由能力同质、偏好相同、经济与社会地位无差异的个体组成。资源的稀缺性和自我意识的本能决定了个体理性行为有别于群体理性行为,而且个体动机与群体利益之间的背离可能在财产积累和社会分工细化过程中被放大。分工细化和产业组织复杂化又使个体难以充分掌握信息,导致个体行为不可避免地具有短期倾向。个体短期行为不利于群体合作和持续创新。
  由此可见,群体层面上的国民创新需要有机制性保障:①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及社会环境。持续的群体创新是一种社会化、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国民教育中培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②国民创新的诱导和激励机制。创新有成本,而创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创新活动需要诱导和鼓励,群体创新需要一种制度化、广泛有效的诱导和鼓励。
  ……
展开
目录
科学技术篇
对德国工业4.0 法律问题的反思【刘 迪 单晓光】/001
基于专利的德国技术创新分布格局与发展趋势【慎金花 陈 欣 杨 锋】/006
从包豪斯到“零豪斯”
  ——德国建筑创新的三次浪潮【李振宇 邓 丰】/021
创新——德国汽车业发展动力的源泉【马 钧】/028
德国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创新发展历程【李克平】/037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德国模式
  ——谈职业教育对德国创新的促进机制【王继平】/042
高校与企业的研发合作——德国创新的发动机【伍慧萍】/050
德国应用学科的创新体系【戴晓虎】/059
德国制造业与德国创新体系研究【陈 明】/068
从经济秩序看德国创新力持久不衰的原因所【冯 晓】/082
弗朗霍夫学会运行机制对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若干启示【陈 强 李伯文】/088
德国家族企业与德国创新能力的关联
  ——以弗斯托公司为例【吴志红 杜 斐 宗 琛 吴瑞明】/096

人文社科篇
哲学批判与创新思维——以德国哲学为主要考察背景【孙周兴】/102
创新与传统之间的中庸之道
  ——近代以来德意志民族的三次创新性选择【吴建广】/113
马克思主义“正统”的解构与创新
  ——从新马克思主义看德国的创新能力【李 振】/120
人格与创新——德国人格法的视角【卢 鹏】/129
二战后德国的多边外交创新及其影响【王道云 杨 烨】/144
德国推动大国协调的外交创新能力评述【宋黎磊】/155
德国智库对德国政府决策创新的影响【杨 烨】/165
从《我的奋斗》、“三十年战争说”到“费舍尔争论”
  ——德国围绕一战的历史观的维新【胡春春】/171

国际视角篇
先进的数字工业(工业4.0)
  ——促进创新、鼓励创业与创造新就业机会的系统方法【Peter Sachsenmeier】/179
工业4.0 的社会创新政策【Daniel Buhr】/188
工业4.0 ——德国已经为未来做好准备了吗?【Yun Schüler-Zhou】/207
尖端集群it’s OWL 的创新举措
  【Jürgen Gausemeier, Roman Dumitrescu, Arno Kühn und Martin Rabe】/217
介于“被迫创新”与“创新疲劳”之间——德国关于创新的话语讨论
  【Alexandra Hausstein und Armin Grunwald】/227
中德关系中的社会创新【Katja Levy】/238
音乐与创新【Elisabeth Gutjahr】/24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