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义乌丛书一种
2 戚家军的故事
义乌丛书的一种。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平定东南的故事,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本书以史实为基础,将民间流传或史书记载的部分义乌兵事迹收集一书,从戚继光招募义乌兵开始,贯穿各个阶段。通过征战过程中的各种故事,表现义乌兵众志成城团结御外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三箭镇倭寇
那是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八月,戚继光刚担任参将,担负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抗倭任务不久发生的事。听说倭寇乘三十多只船,抢掠龙山所、邱王、蟹浦一带,参将卢镗,副使许东望、王询、把总卢琦带兵万余抗御,戚继光即驰往高家楼等待敌人。
慈溪城北有个龙山所城,是倭寇经常出没的地方,又是海边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那天,被胡宗宪打败的徐海部800多倭寇,在海边登陆后,杀气腾腾,直奔伏龙山和邱王岭而来,企图两面夹击,一举攻占龙山所城,占据富庶之地,实现他们靠抢掠发财的梦想。
邱王村守将潘大勇一面命人点燃烽火向沿海守军报警,一面率部在倭寇的必经之路——邱王村北的小山上摆开了阵势,迎战倭寇。倭寇仗着人多势众,蜂拥而来。潘大勇身先士卒,率部截杀。由于敌众我寡,激战几个时辰后,官军伤亡越来越大,潘大勇也身受重伤,明军阵脚大乱,开始纷纷后退。
就在这节骨眼上,戚参将率部击退了另一股倭寇,率百余名骑兵赶来接应,一见潘大勇部后退,情势非常危急,他把手中的长枪“扑”地一下插在地上,取出背着的硬弓,伸手从箭壶里掏出一支雕翎箭来。
跟在身边的军校一看,心想:“戚将军怕是急疯了吧,这儿离山下起码有两百步远,箭怎么可能射得到呢?”
只见戚继光定气凝神,两膀齐用劲,把硬弓拉成了满弦月,身子不晃,手不抖,星目圆睁,屏气凝神,然后只听得弓弦“啪”的一声响,一支箭似流星,快如闪电,只见突入明军队伍最深的一个倭寇小头目应声倒地,倭寇的这支小队马上乱了。
戚继光气定神闲,又嗖嗖两箭,倭寇另外两个小头目又应声倒地。倭寇的三个头领送命,川字形的三支队伍就乱了。这时中军按戚继光的将令下令反攻,于是明军又潮水一样地涌上去,倭寇才不得不转身逃跑。
在他的指挥下,官军重整旗鼓,组织反攻。附近村庄的百姓也拿着刀棒赶来参战助阵。倭寇没了头领,群龙无首,哪里还敢恋战,纷纷败逃。这就是首捷高家楼。
战斗结束后,当地百姓把这座小山称为“苦战岭”,戚继光“三箭射三酋,三箭镇倭寇”的故事也在民间传开了。
正因为当时明军训练无素,战斗力不够强,一万多军队还打不过八百倭寇,若没有戚继光的三箭,恐怕还会被倭寇冲散,这才引起参将戚继光的深思,决心寻找好的兵源,训练新军,组建自己的部队,通过严格的练兵、练将、练心,使之成为一支能征善战,战之能胜的威武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