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已然成了一种现象、一种趋势的代名词,不懂的人似乎就out了,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如何在供给侧改革中获取红利?
人工智能是下一个风口吗?
中国股市需要什么?
制造业必须“+互联网”吗?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在哪里?
日本的金刚岩本家族、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德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如何传承百年甚至千年?
“不,不是起风了,而是在这宫墙之内,风从来就没停过。”这是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大风又何曾停止过?这股潮流改变了民众生活,更让创业者们迎风而动。“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从互联网医疗到互联网金融,到工业4。0,再到人工智能……那么,下一个风口在哪儿?本书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们的发言和讨论,希望读者们能从这些精彩的讨论和演讲中有所启发和获益,进而摸索前行,最终站在风口,顺风而为……
阿里巴巴的坚持
文|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我第一次学滑雪是在亚布力,学完之后去了瑞士。我以为在亚布力学会了滑雪,在瑞士就可以滑雪,结果坐了15分钟的缆车爬到山顶一看,就把自己给吓坏了。我不知道15分钟可以爬得那么高,一看山的坡度,以及所有的滑雪道,根本找不到道,我不敢滑了,于是花了近2个半小时走了下来。
其实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东西,以为自己都懂,但如果不对未来有敬畏之心,不对昨天有感恩之情,我们可能永远跌跌撞撞、磕磕绊绊。
在如今的环境中,很多企业可能碰到了困难,大部分人有的困难,我也都有,而且越来越大。我相信我碰到的很多困难,也许在座的很多企业可能还没碰到。怎么办?既然选择了做企业,选择了做阿里巴巴,选择了做互联网,选择了与一帮年轻人一起做这件事,那就只能坚持下去。有人说“忽悠不是让自己相信,而是让别人相信”,其实我们不在乎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阿里走到今天,要面临的问题很多。当初王石去爬山,而我没去爬。我问他为什么去爬山,他说爬到山顶上可以想得很清楚,但我自己坐在马桶上也都能想得很清楚。其实我每天都在爬山,我们所有的企业家天天都在想办法如何过雪山,如何跨过这个坎儿、那个坎儿。所以,我们面对未来,必须看清楚灾难,只有知道并看清楚灾难和困难的人才有资格乐观,否则只是盲目乐观。
今天的中国经济形势对谁都不好,这就是好事;如果就只对你不好,那你的灾难就大了。更何况,经济的好坏跟你其实也没有多大关系。今天哪个国家的经济没有问题?都有问题。但是就我自己来看,今天我们对经济恐慌,这个问题本身要比经济问题来得更大。经济转型升级这么多年,说“中国经济不可持续”这么多年了,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有多么大的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其实就像海啸一样,先是在美国,然后到了中国,这是一个过程。因为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另外,我们对整个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人人都在喊转型升级,但转型升级付出的代价有多大,该怎么去做,我们也没做好准备。而今天来看,以能源、石油资源为支撑的整个经济发展速度在下滑,这已经是势在必行。
另一个判断经济好坏的标准跟GDP的关系其实不太大。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健康、是否有希望,要看就业是否稳定,年轻人是否有就业机会。如果年轻人缺乏就业机会,哪怕GDP很高,经济也是不行的。今天中国年轻人的就业还没有出现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就真是大家的灾难。
中国现在出现了三个新的增长点:第一,服务行业;第二,消费;第三,高科技。这是拉动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如果把前面的传统与基础设施投资、出口导向、内需称为马车,那么消费、服务、高科技是三辆“奔驰轿车”。这也是美国、欧洲、日本经历过的,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中国经济未来真正要做三驾不是“马车”档次的车,而是把消费做起来,把服务做起来,把高科技做起来,这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从“三驾老马车”中,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30年来投了这么多钱,我们是否应该从基础设施投资变成基础设施应用?我们投了那么多的设备,投了那么多的钱,但是应用能力之差是超乎大家想象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个饭店,是交给专业的酒店运营更高效,还是自己运营更高效?我们国家如果把几十年的投资开放给民营企业,要求运营必须是专业的,就必须交给市场去运营。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所在。我们要把自己的资产盘活,把这个国家过去投资的东西做好。
第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不可能持续。进出口必须平衡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巨大的市场,还必须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买家市场。我非常同意要学会买其他国家的东西进中国,冲击中国市场,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不是产能过剩,是落后的产能过剩。比如,中国不是不会生产马桶,是不会生产好的马桶、有创意性的马桶。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进出口平衡发展。
第三,内需市场。什么是内需?内需就是消费。“内需”这两个字的提法不对,内需是经济学家提的。为什么消费做不起来?因为投资和出口是政府导向,消费是市场导向、企业导向。政府有能力把银行的钱投资到基础设施,能通过各种方式刺激出口,但政府很难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做点什么事。所以,把老百姓口袋的钱掏出来这件事是企业家的创新,是市场的行为。我们国家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应该加大力度,不断走下去。
我认为,对消费和内需这两个字要重新定义,实实在在地讲,其实就是拉动消费。像现在很多拍电影、电视的,你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搞文艺、搞文化的,你会傻在那儿。“文化”这个词放在国外应该怎么翻译?假如有个演员说自己是搞文化的,那么别人会认为他是在搞博物馆或者图书馆。如果直截了当地讲是搞娱乐的,这样多好,都能听明白。所以,今天什么是消费?“消费”的“消”是可以消耗的东西,所谓的“费”是可以浪费的东西。刺激消费也不是很难,优质消耗品是中国巨大的机会。什么叫浪费?我们以前以为汽车和房子是两个内需,汽车、房子一辈子可能也就买一到两次,但汽车和房子里的东西才是天天可以消费的,比如墙上挂一幅毕加索的画,根本就是浪费。然而只有这些东西能够消费起来,中国经济才会起来,所以,刺激消费是搞创新、搞市场行为。中国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企业在迷茫中其实只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想象力不够。
在20多年前,美国如何把同样是以基础设施投资、出口为主的市场迅速发动为消费的市场?美国当时2亿多的人口,中产阶级可能有五六千万人,但他们以这个需求为主,拉动了世界经济。今天,中国中等收入人群有3亿,虽然我们是中等收入水平,但消费能力还是农民水平。如果我们不鼓励老百姓去消费,不鼓励年轻人花钱,那就是我们对未来没有信心。其实,我们对未来的信心也不是所谓的建立整套医疗保障,真正说明我们对未来有信心的是看中国的年轻人,是对年轻人有信心。今天,中国大量的年轻人加入了高科技行业、消费行业、服务性行业,这是我们的机会
所在。
我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一直充满信心,虽然短期来看有问题,但我们要忘掉短期。如果你做企业是为了明年、为了下个季度,那么你只是职业经理人,因为职业经理人考虑的是下个季度,作为企业要考虑的是5年、10年、20年。如果从20年的角度来讲,经济有几个轮回,只有经历了几个轮回的才是好企业。请问,哪一家大公司没经历过倒霉时期?没有经历过倒霉时期的企业绝对不能成为一个好企业。如同没有受过伤的女人哪叫女人,没有受过伤的男人哪叫男人?那是女孩、男孩。企业也是一样。
未来中国也只有这条路:以消费拉动经济,就是创意拉动、创造拉动、创新拉动,鼓励创造、创新,鼓励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我们的巨大机会。现在是勇者胜、智者胜、能者胜。反正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虽然我对今天、明天也有胆小、谨慎、如履薄冰之感,但总之一句话:以前这样,今天依旧是这样,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只要相信这个,你就会走出去。
……
代序
Ⅰ重拾企业家信心杨元庆
Ⅴ为企业家强大的信心鼓掌陈东升
经济下行时企业如何应对
3“量化宽松”时代已结束了吗
12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
26技术如何驱动变革
38中国需要怎样的创新
55洪崎:金融需顺应调整,创新供给
60姚洋:中日对标——中国有三大优势
63李小加:对香港要有信心
67唐仕凯:中国汽车市场大有潜力
提振企业家信心
73企业家的信心从哪里来
87郭为: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的信心与动力
91孙尧: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94陈启宗:做让人尊敬的企业家
企业的出路在哪儿
101民营企业靠什么活着
112中国民企的未来
124李东生:企业的出路在哪儿
128王石:不能再“后知后觉”
131重温公司治理常识
144家族精神与企业传承
下一个风口在哪儿
159丁健:要抓住人工智能的风口
163刘强东:传统企业请忘记电商
166泡沫中的O2O
180制造业必须“+互联网”吗
193中国股市需要什么
206中国的房地产没有问题
217互联网医疗:未来在哪里
229健康与什么有关
创业背后的故事
241马云:阿里巴巴的坚持
255我与联想27年——杨元庆的几道坎
268当“84派”遇到“92派”
279我为什么创业
298创业麻辣烫
老友记
309王石&陈东升:奋勇向前,不忘初心
325任志强&刘晓光:为责任留下
333田溯宁&丁健&吴鹰:中国互联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后记
350越艰难,越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