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91639
  • 作      者:
    吕风勇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吕风勇,1975年3月生,山东省菏泽人,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经济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曾在外交学院担任财政、金融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向新常态阶段过渡,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曾经隐藏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日益显露。这不仅导致了短期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从而威胁经济稳定运行,而且阻碍了结构调整从而影响到经济长期发展。因此,主要从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对与新常态阶段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进行改革或调整,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下很为紧迫的重大经济任务之一。本书就是围绕供给侧改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系统深入的论述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二 交易费用的作用
  那么,交易费用到底是“摩擦力”还是“润滑剂”?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很多,张五常认同Williamson关于交易费用是“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的观点,而韦森则认为交易费用本身不仅不会阻碍社会交易和市场交换,反而是促进社会交易和市场交换的一种保障机制,从而持“交易费用”是“润滑剂”的观点。事实上,交易费用包括市场交易费用和非市场交易费用,市场交易费用主要是与社会分工及市场交易相关联的费用,它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社会交易和市场交换,是“润滑剂”;非市场交易费用是和制度设计及维护相关的费用,它的增加不利于社会交易和市场交换,是“摩擦力”。不过,市场交易费用充当“润滑剂”的角色,只在宏观层面有意义,即整个社会市场交易费用的上升,通常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交易的扩大,但是在微观层面,即具体到某一笔交易费用,仍然带有“摩擦力”的性质,无疑是越低越好。例如,当我们比较不同国别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对这个社会而言是市场交易费用)所占产出比重的时候,并不能直接根据这一比重得出某国批发零售业交易效率是高还是低的结论,宏观层面的研究必须结合微观层面的分析,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宏观层面对总量交易费用的测度只是包含了市场交易费用,并不能包含非市场交易费用,从而不利于全面认识交易费用的作用。正是认识到这一缺陷,很多研究者开始从微观层面对交易费用特别是非市场交易费用进行测度,这对经济活动中正式的交易部门发展不完善、还存在大量不可衡量的非市场交易费用的欠发达国家而言,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不同国家企业开办费用比较来衡量进入管制费用:二是通过不同国家完成同一笔中间商品交易的费用比较来衡量交换费用;三是对单一行业进行交易费用测度,避免总量费用衡量时不同行业交易费用的相互混淆;四是对某项具体政策产生的政策诱致型交易费用进行测度,衡量政策或者制度的变动费用。例如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通过统计189个经济体中11个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制度领域的有关数据,研究中小企业从开办到退出各种环境的交易费用高低情况,这11个领域分别是:营商环境便利度、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产权、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需求与供给管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
第二节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需求管理
第三节 当前阶段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关系
第二章 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中国“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走向“新常态”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第三节 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基本框架
第三章 资源节约、交易效率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交易费用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行业交易费用的估测与评价
第三节 供给侧改革与交易效率提高
第四章 资源流动、配置效率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资源流动壁垒与配置效率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与资源自由流动
第五章 企业市场化、经营效率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企业经营效率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与企业经营效率提升
第六章 创新驱动、供给效率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当前阶段中国供给效率现状及成因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与创新战略体系重建
第七章 降成本、扩产出与税费体系改革
第一节 宏观税负及其经济效应
第二节 促进税费改革扩大供给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去产能、结构调整与有效供给
第一节 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现状与形成机制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与结构性“去产能”
第九章 供给与需求管理相协调的产业政策
第一节 需求结构变动与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产业发展政策与供给结构调整
第十章 体制改革下的长期消费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消费需求抑制及其成因
第二节 消费结构扭曲及其成因
第三节 提升长期消费需求,扩大有效供给
第十一章 去杠杆、金融稳定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中国部门杠杆率的测算及可持续性
第二节 高杠杆率的形成机制、影响与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