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 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 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di一人。2012 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农业、减贫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
王 燕,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她曾在世界银行担任高级经济学家和项目组负责人 20年,并长期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政府和私人部门合作。她还曾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和中国研究组的协调员,主要负责中非发展合作与投资的研究工作。从世行在退休后,她又担任了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顾问, 并兼任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副院长。
展开
——Erik Solheim,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主席
本书是对发展中国家结构转型的一种“融合”配方的出色展示:将西方(市场秩序、比较优势)与东方(针对性产业政策、经济特区、“超前”基础设施)相融合。本书正确解读了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正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投资于埃塞俄比亚的皮革加工和轻工制造业。对于发展领域的学生和传统援助方式的批评者来说,要想知道萎靡不振的全球经济将何去何从,这是一部必读之作。
——Nancy Birdsall,华盛顿国际智库全球发展中心前主任
两位前世界银行的杰出经济学家在本书中从根本上修正了对外发展援助的理念。这本书将得到那些致力于解决发展问题的人们的广泛支持,使人们对中国经验和南南合作的做法有一个正确的解读。作者们坚定不移地认为结构转型是发展的关键,对传统的对外援助提出了有益的质疑和挑战。通过通俗的语言和多个案例,作者说明了随着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凭借自身经验来设计其全球战略,发展合作已经并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Deborah Bräutigam,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学院教授,国际发展项目和中非研究计划主管
这本书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且恰逢其地。三十五年来,政策建议的误导致使全球经济乏善可陈,国际金融机构都在纷纷反思。 这本书应当被政策制定者、学者,尤其是他们的下一代所广泛阅读。该书阐述的两个理念打破了援助与贸易的界线,有助于解释各国能够怎样在长期增长和就业方面进行合作。沿着这两个新的理念,下一代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将需要开发政策工具与框架来推进一种结构转型,以便培育一个低碳的和更具社会包容性的全球经济。
——Kevin P. Gallagher,波士顿大学帕迪全球研究学院教授,全球经济治理计划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