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经说:中国的官办经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705215
  • 作      者:
    陈经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经,其《中国的官办经济》《大投资》等多篇经济分析文章在网络广为流传,反响巨大。读者经常误以为他是经济专业或政府部门人士,而实际上,他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硕士,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工作,曾分析AlphaGo的弱点并成功预测到了李世石获胜的方式。业余从事经济研究,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战略与管理风云学会共同发起人。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强势崛起,正在摸索中前进的发展经济学遭遇“终结”,几乎沦为“正统”经济学的一个小小分支。但是,这一切随着中国的崛起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一个不按西方“套路”出牌的挑战者出现了,不仅令西方大跌眼镜——忙着对理论修修补补或牵强附会,就连中国自己也没完全搞清楚——怎么就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急需能够解释并指引自身发展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本书正是在此方向做出的努力。本书从“官办经济”这一核心概念出发,阐述了中国如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不同于二者的全新道路。实事求是的意识形态大公约数、小步快跑的多重博弈格局、动态版的比较优势不断升级论、九宫格蛛网式的宏观调控操作模板……这些充满智慧的解读比很多国内所谓经济学家的照本宣科更有意义,与罗森斯坦?罗丹、莱宾斯坦、罗斯托等发展经济学名家的观点遥相呼应,而且注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相信本书能对您有所启发。

展开
精彩书评
  陈经不是“主流经济学家”,甚至算不上是经济学家,但他对中国经济的洞察和预测水平,大大超过了“主流经济学家”。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陈经本人的观察角度很正确,分析方法很出色;二是“主流经济学家”们完全被自己戴的有色眼镜给蒙蔽了,且深陷迷蒙而不知。《陈经说》的出版让有色眼镜跌碎一地!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扬

  陈经的长文真不错!
  ——《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天命所归是大国》《中国不高兴》作者王小东

  在解读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特征的书中,本书是把思想性和易读性结合得很好,每一个希望了解中国经济本质的人都应该认真阅读。
  ——经济学博士、《这个国家会好吗》《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作者李晓鹏

  本书是对邓小平理论通俗而实际的解读。有了“官办经济”,才能完全理解邓小平理论。
  ——厦门大学助理教授金辉宇

  以产业来分析社会则明,以文化来观察社会则暗。陈经先生多年来从产业升级和操作系统角度看中国经济,跳出常人市场与政府之框架,开创新风,其文字酣畅淋漓,其预测尽皆成真,令人拍案称奇。中国经济之大秘密,尽显矣!国人了解当代中国发展与未来,必读也!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打破自我的标签》作者陈虎平

  本书是理解中国经济的纲领性文献。反常识的预测全都实现,这就叫做洞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袁岚峰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引论
  中国经济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根据我的观察,中国经济正在以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发展。一切的根源,在于中国的官办经济。所以,中国的官办经济,称得上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现象。
  官办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也不同于市场经济,它的精确定义应该由中国各级政府的经济行为构成。这首先就是个奇怪透顶的事:中国政府,居然在用市场的方法搞经济!这一条导致了许多影响重大的后果,使得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奇观,颠覆了很多经济学“规律”。
  比如,按照某种经验主义的观察,“一个国家不可能连续经济增长30年”。这个“规律”,被中国的官办经济轻而易举地终结,现在人们谈论的是再增长20年。
  再如,按照各种合理的标准,中国是个不折不扣的穷国。然而,中国在国际经济环境里是个顶级阔佬,这两年财大气粗的气势实在令很多人震惊甚至无法接受,想不通。这也是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其根源也在于中国搞出来的官办经济。
  再比如,中国金融机构的坏账数据,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外国的估计,都超过了任何合理的界限,任何常规财经理论都不允许这种令人发指的数据出现。按照某种猜想,如果中国人民知道了“真相”,银行将被挤提打爆,中国政府立刻就会有大麻烦了。的确,麻烦很大,不过是相反方向的麻烦,中国人民拼命把钱存到坏账高得吓人的中国银行里,现在还多了一些“不明真相”的外国人也在这么“添乱”。这也是中国的官办经济造成的奇观。
  还有中国的股市。“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年以世界第一的速度增长,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别的国家,股市无疑会是一轮超级大牛市。然而,中国的股市却是一个四年多的大熊市,股指从数值上只剩一半,被认为不可能的“千点论”真的成为现实了。如果除去发新股把股指带高的效应,实际上已跌到高点的三分之一。这种奇怪的情形,也是官办经济搞出的“好事”。
  如果要把这些奇怪的现象一直列下去,还可以列很长。我想应该可以说明一个概念了:中国经济是个超级怪异的东西。近年来,中外对此都有足够的教训与认识。一方面,西方的崩溃论不断破产,西方人也慢慢知道要用不同的方法看待中国了,不能胡乱预测。另一方面,中国政府自己也吃亏,不知道如何预测自己搞出来的官办经济,还没搞懂这个中国故事的逻辑。
  一些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觉悟得算是比较早,知道官办经济的厉害与深不可测了。他们当智囊影响到了中央政府,祭出了一个“宏观调控”的老套名词。不过,中央政府搞的更应该叫“官办经济运行大法”,这是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而不是短期的救火行为。
  二、从“十个大庆”到八千亿美元外汇储备
  1976年后,华国锋上台搞经济。当时大庆油田稳产5000万吨,全国石油有富余,出口日本等国赚到不少外汇。政府推出了一个“建十个大庆、十个开栾、三十个电站,引进二十二项工程”的经济计划。这里的核心是“十个大庆”,有了十个大庆,外汇不成问题。正好西方发达国家阵营要拉中国对抗苏联,遍地都是引进技术的机会。现在有些人回头问,当时中国哪来的外汇引进技术?不要幻想,靠的是出口原材料。
  事实证明这个后来被称为“洋跃进”的经济路线非常危险。引进技术并没有错,任何派别都是赞成的。1978~1980年,主要是由于引进花钱较多,有了外贸逆差,分别为11亿、20亿、13亿美元,1980年外汇储备成了负数(当时10亿美元是个很大的数字)。预想中的“十个大庆”成了泡影——地质勘探数据不支持这样的幻想,国际油价也不高(美国人打击苏联的阴谋,因为苏联当时也靠出口石油赚外汇)。1981~1983年我们就不太敢花外汇了,搞了三年顺差。
  这一段的石油出口战略遗留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有少部分石油出口日本,因为是长期协议。日本还把中国当作重要石油进口来源地,似乎没有料想到中国这么快就和日本开始抢油。后来石油价格倒是走牛了,可惜中国反成了第二大进口国。本来早就该涨高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那几年萨达姆做“活雷锋”,在“石油换食品”配额之外大量低价出口石油捞私房钱,硬是打低了油价。
  靠出口原材料赚外汇,是个人都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了,可引进又要花钱。小平同志想通了,下了决心,从1984年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借外债,搞出口加工!说大规模,其实也就是一年十几二十亿美元。但这是对“没有外债”“姓资姓社”的一种颠覆。外资进来还想让它搞社会主义?而且照现在的认识,就算不管姓资姓社,好多发展中国家这样搞,不折不扣是灾难的开始。
  可见当时中国的经济情况是真的不好,旧的计划经济遇到了“工业化轻松阶段”后的麻烦,新的发展模式还不知在哪里,所以就走上了一条“摸路”。但是,奇妙的事情也就开始了,中国“官办经济”的威力真正开始发挥了。
  三、官办经济威力初级分析
  小平同志搞的招数,从宏观上来说,其实不新鲜。开放一下,引进一下,搞搞出口加工,借些外债,引进FDI。这有什么新鲜的?发展中国家基本都是这一套,很多都倒大霉了。
  不过就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上一样的课,考一样的题目,学习成绩差别就是很大。所以发展中国家一起上课(到国际经济环境里来捞食),经济成就却有很大的差异性。
  因为根据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我们可以相当有把握地断定,搞这一套,发展中国家都会被中国甩得老远。基本上所有要抢的产业都被中国抢光了。“开放、引进、出口、加工”这条道路对不对另说,至少在这条道路上中国走得最远。如果要问中国是如何搞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那就要具体描述官办经济的威力了。
  毛泽东同志是个超级牛人,他改造中国社会的能力真的是无人能比。改造的结果是,以中国政府为首的中国社会成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组织结构。志愿军在朝鲜打完美军以后,社会结构改造顺利地推进下去了。此后的中国人民,有非常严密的组织性,真像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了,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2007年有人怀疑是不是中国经济发展20多年,组织性不复存在了。正好来了个非典,一测试,“中央发严令,下面坚决执行”这一套,还是玩得转的。以前组织性更好,就算是全党全社会很多人觉得有问题的——像“反右”、大跃进、“文革”,政府里想不通的人都很多——但也能坚决推下去。现在的组织性是:政府想得通,那就肯定能推下去,老百姓想不通挡不住;如果政府里有人想不通了,那么一般就不容易实施了。
  所以说毛泽东真的是非常厉害。参照以前中国人的那种状态,短短20来年,能够组织到这种程度,除了毛泽东,看不出谁有这个本事。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没有达到这样的组织程度。所以,毛泽东干的事,不仅仅是推翻了蒋家王朝,而是使中国人民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组织性。以前就算是汉唐的时候,组织能力也不行,所以在极盛时期面对游牧民族也经常吃败仗。组织能力一旦崩溃,立刻就是亡国的危险。毛泽东干成的事,解决了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人文、社会,只要有组织性,其他都是次要问题。
  可惜的是,这种组织性被胡乱使用。结果中国社会这么好的资质,20多年搞下来,“文革”结束后,相当多的经济数据和坏典型印度混得差不多惨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官办经济的历史背景  / 1
一、引论  / 3
二、从“十个大庆”到八千亿美元外汇储备  / 5
三、官办经济威力初级分析  / 6
四、中国、苏联经济模式进阶分析  / 8
五、邓小平VS戈尔巴乔夫  / 11
六、“猫摸”二论体现的实验方法与认识态度  / 13
第二章 机会与危机并存的官办经济  / 17
一、中国政府的SWOT分析  / 19
二、继续SWOT分析  / 23
三、机会与危机  / 27
四、官办经济运行大法——网中央的蜘蛛  / 30
五、“运行大法”的奇异之处  / 33
六、官办经济之前的改革时期  / 36
七、大气候,小气候  / 39
八、从“鸟笼经济”到“官办经济”  / 41
第三章 迫不得已的改革开放  / 45
一、邓小平的绝地反击  / 47
二、政府成了“经济人”  / 51
三、崩溃危机  / 55
四、转型调控之路  / 59
五、企业效率问题  / 65
六、改革开放  / 74
第四章 从穷政府到富政府  / 81
一、气可鼓不可泄  / 83
二、穷政府的几大主题  / 86
三、反全球化  / 89
四、靠比较优势发家  / 93
五、富政府的“超级现金牛”  / 99
六、“社会主义大事业”变成了“官办经济”  / 106
七、官办经济中的“官”与“民”  / 111
第五章 经济转型之路  / 117
一、往下怎么搞  / 119
二、自主创新从哪里来  / 124
三、从“出口导向”到“扩大内需”  / 132
四、微观的枷锁  / 141
五、当经济增长不再解决问题  / 145
六、五个世界  / 151
七、中美轴心  / 158
八、中国走在正确的大方向上  / 163
第六章 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中国家  / 167
一、世界各国贫富分类  / 169
二、为什么成不了发达国家  / 171
三、中国与印度  / 175
四、中国挑战发达国家  / 181
五、中国的产业升级  / 185
第七章 都等着中国买单  / 191
一、中国需求引领世界  / 193
二、流动性泛滥  / 194
三、国际资本热炒中国  / 197
四、让中国买单  / 199
五、外交重心的转变  / 201
六、有利合作,没利散伙  / 203
七、“和谐”模式  / 206
八、工业化整体输出模式  / 208
九、热炒出的泡沫  / 212
十、美国被迫收缩  / 214
十一、中国的战略转型  / 217
十二、中国步入现代国家  / 220
十三、戳破泡沫  / 223
第八章 大投资  / 229
一、加大投资保经济增长  / 231
二、千方百计“大投资”  / 233
三、大搞开发区  / 235
四、“大投资”路线  / 238
五、大投资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 241
六、大投资是一个反复短期博弈的过程  / 245
七、现在大投资的发展阶段是超前建设  / 249
八、地方债  / 253
九、只有投资才能支持超常规的长期经济增长  / 257
十、小结  / 261
第九章 世界第二  / 265
一、中国GDP总额超过日本的意义  / 267
二、对中国发展目标的观察与思考  / 272
第十章 中国未来10年发展的10个宏观预测  / 289
一、科技与军事实力大爆发  / 292
二、经济增长率降低,但总量仍将超越美国  / 298
三、中国成为国际经济发展动力中心  / 301
四、国民心态及自我定位剧烈转变  / 305
五、文化弱势转强势  / 310
六、国际政治形象转变  / 314
七、城市化如何发展?各地或喜忧参半  / 317
八、“官办经济”如何转向新型政治文明、商业文明  / 321
九、局部与地区危机将成为常态  / 323
十、人口结构与环境污染成为最大问题  / 327
十一、小结  / 32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