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袁国平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188816
  • 作      者:
    董恒峰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丛书力求真实反映雨花台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2016年出版20本左右。本书传主袁国平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建立了卓著功勋。
展开
精彩书摘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袁国平传》:
  袁国平看到教材内容都是老师们自行选编的故事、游戏、小说,由浅人深,妙趣横生,一下子就对学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向学生传授语文、算学、常识方面的基础知识,采取“教、学、作”三合一的教学方法,即学生作什么,就学什么,作学合一;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写什么,讲写合一;老师一边指导,学生一边练习,教作合一。袁国平非常喜欢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加之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每学期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成为该校的高材生。
  循程学校非常注重思想和品德教育,倡导“公、勤、实、勇”四字校训。“公”就是做人要讲公德,“勤”就是人人动手,“实”就是做人要老老实实,“勇”就是有勇气。此校训在袁国平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还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传授革命道理,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启发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袁国平入学不久,就听说学校主要创办人之一的李洞天,在循程学校开办后的次年即1913年,就因宣传革命真理,被湖南督军汤芗铭残害致死。
  袁国平在循程学校读书的那三年,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放声高唱循程学校校歌。这首校歌诞生于1914年3月,其歌词是:“六岭西峙,邵水前横,此处有循程,庄严雄伟,创业何艰辛。愿吾侪发扬光大,莫使前贤笑后生。须知道,学问如同浩海,时光不肯留停,趁今朝还是青年,努力研求。试听:催人深省,有山寺送传钟声。”催人奋进的歌词,优美流畅的旋律,不断激励着袁国平奋发向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袁国平更渴望了解社会、接触大自然。有一天,袁国平的级任老师吴聪省带着他们班的同学郊游。宝庆郊外,邵水河畔,有一座巍峨的佘湖山,这里是学生游览登临的好地方。吴老师面对着远山近水,启发学生们的诗兴。
  喜欢古典文学的袁国平,才思敏捷,很快吟诵出七绝二首《登佘湖山》。其一:“万山围绕乱如麻,何处登临望眼赊;堪羡高峰能独立,巍然不被晚云遮。”其二:“山势高撑可摘星,游人来去不曾停;高瞻远瞩谁知我?将谓来庵听佛经。”吴老师吟诵再三,甚为满意;称赞袁国平年纪虽小,但气魄不凡。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消息很快传到邵阳,得到了循程学校师生的热烈响应。年已14岁的袁国平,在校长刘葆初和体育教师石建殊的带领下,和师生们一起上街游行,高呼“打倒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卖国贼”等口号,进行反帝爱国宣传。
  1921年3月,就在袁国平只差几个月就要毕业的时候,父亲袁九洄却过度劳累因病去世,家境因此而迅速恶化。刘冬秀苦撑着供袁国平读到毕业,再也无力供他升中学。6月,袁国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家帮助母亲与哥哥支撑门面。但袁国平酷爱学习,一边跟着哥哥袁醉如弹棉花,一边抽空自学,真是三更灯火五更鸡,身处逆境志不移。
  袁国平从校长刘葆初等进步老师那里借来《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经常读到深更半夜。袁国平从这些书刊中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开阔了视野。
  受循程学校革命传统的影响,袁国平十分关心国内外大事,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担忧。袁国平离开循程学校后,学校的革命风气日炽,就在袁国平毕业两年后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循程学校的进步教师及时向师生介绍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1925年年底,循程学校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曾占该校教师的一半。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循程学校师生参加了邵阳现代史上不少影响深远的革命活动。循程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浓厚的革命氛围,对袁国平等有志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和学业上的成就有着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
  ……
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袁家台出了个小才子
勤奋仗义好少年
循程学校立志

第二章 湖南一师的读书生涯
田汉的得意门生
长沙学潮的洗礼
孙中山的追随者

第三章 黄埔军校四期生
投笔从戎
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接受战时政治工作训练

第四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改造贺龙的部队
率教导营保卫中共“五大”
击溃夏斗寅叛乱
攻占丰口阻击杨森进攻

第五章 从两次起义到创建红四师
南昌举义旗
广东省委联络员
广州起义
成立红四师

第六章 转战东江
到海陆丰找彭湃
出色的党代表
东江暴动与反“围剿”
暴动失败赴上海

第七章 担任湘鄂赣特委宣传部长
转入地下斗争
重组湘鄂赣特委
整训平江游击队
艰苦卓绝三个月
消除“梁案”后遗症
吹响战斗的号角
与邱一涵结为伉俪

第八章 代理湘鄂赣特委书记
勇挑革命重担
领导平江土地革命
与省委的策略之争
发动年关斗争
组织“三一八”大示威
被迫离开湘鄂赣特委

第九章 两战长沙城
乘势攻占长沙城
创办“红军第一报”
唤起长沙劳苦大众
严厉镇压反革命
扩大红军与筹措军饷
与朱毛会合再战长沙

第十章 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中
顾全大局渡赣江
在富田事件中支持毛泽东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
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
在第二次反“围剿”中
让蒋介石死了这条心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
“一苏大”召开前后
开辟巩固新苏区

第十一章 第四次反“围剿”前后
赣州失利
转战湘粤三个月
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主持红军总政治部工作

第十二章 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
东征大捷
在新区扩大红军
与第十九路军谈判

第十三章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
出师不利再次人闽
参加红军政治工作会议
总结宣传太阳嶂战斗
指导不同战斗的政治工作
广昌保卫战的火线鼓动
高虎脑战斗的政治工作

第十四章 艰苦的长征
从撤离瑞金到遵义会议
抱病随军委纵队长征
爬雪山过草地

第十五章 初到陕北
大办中国工农红军学校
续办西北抗日红军学校
在军委后方办事处
挥泪撤爱将

第十六章 创办红军大学
在困苦中办学
严惩逃亡分子
密切军民关系
边教学边战斗
在西安事变中

第十七章 抗大步兵学校岁月
壮大抗日民主力量
揭批张国焘
逮捕冯氏父子
一波三折的反冯斗争
毛泽东采纳袁国平的建议
兼任庆阳步校校长

第十八章 担任陇东特委书记前后
筹建陇东特委
摧毁日本间谍机构
接待国民党军官参观团
爱国之志与浓浓亲情
以斗争求团结

第十九章 为新四军政治工作奠基
从延安到皖南
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
创办军部印刷所

第二十章 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指导部队敌后发动群众
组建民运工作队
发展地方党组织
改造沙洲游击大队
开展对友军的统战工作
争取国民党和知名人士

第二十一章 加强对日伪军政治工作
制定《敌军政治工作纲要》
选好敌军工作骨干
开展对日宣传活动
成功改造日军俘虏
策动伪军反正

第二十二章 造就过硬的干部队伍
不拘一格用人才
大力办好教导总队
关心干部政治生活
大力宣传模范干部
纯洁干部队伍

第二十三章 陪周恩来视察军部前后
第二次政治工作会议
欢迎周恩来和叶挺
陪周恩来视察军部
身居皖南心系延安

第二十四章 加强党团建设和宣教工作
加强党对新四军的领导
建人必先建脑
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

第二十五章 指导战地文艺
培养锻炼文艺队伍
主持创作《新四军军歌》
发表《抗战中的艺术观》
指导戏剧《繁昌之战》创作

第二十六章 侠骨柔情
平易近人的好领导
知识分子的贴心人
热心的“红娘”
讴歌新四军女兵
令人倾慕的模范夫妻
清贫的殉道者

第二十七章 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和日伪军
揭批反共顽固派
促成陈毅与中央直接联系
拥护中央“五四指示”
到重庆接叶挺回皖南
亲临最前线指挥作战

第二十八章 北移前的准备
拥护中央北移决策
吹响北移号角
难舍难分骨肉情
送别先遣队
艰难的谈判

第二十九章 在皖南事变中
踏上北移征程
跟随项英离队
血染皖南
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