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建设与边地开发研究:“抗日战争与西南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沙坪坝区已形成学校区,即划作学校区,原有的疏散区,其地域太过广泛,交通费及时间太浪费,种种不利益,减少任何人的工作效率,且容易引起生活的不安,似应缩小疏建区域。”①著名地理学家陈尔寿则提出了将重庆划分为“码头堆栈区”“商业区”“行政区”“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区”“风景区”“棚户区”“公墓区”“耕地区”等10个功能区的方案②。这些讨论与建议不尽相同,但建议重庆以商业、工业、办公、文化、居住等形式来进行功能分区的观点是较为一致的,有些建议也被后来的市政工作者采纳,并对重庆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抗战时期,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也得到了较大发展。随着东部企业和人口不断迁往成都,城市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成都原有的城区日益狭隘拥挤,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抗战期间,四川省政府会同成都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重新勘划市区,以求适应城市发展之需要,经过多次重新划界后,成都城市面积大大扩展,奠定了以后数十年问成都城市发展的地域空间格局基础。成都市在接受成、华两县移交的新市域后,即将原市属附城数镇与之合并,新设6区,即将原外东的紫东镇与华阳所划入的新东郊各保合并为第9区;将原水津、大安两镇与华阳新交的白塔各保合并为第10区;将原得胜镇改为第11区;将原外南万里镇同部分新接收的地区合并为第12区;将原江源、青羊两镇及部分附近新接收的地区合并为第13区;将原万福镇与附近部分新接收的地区合并为第14区。成都市在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占地规模大为扩展,并为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载体,城市空间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新南门外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居住社区,华西坝和九眼桥则分别形成了以四川大学和华西协和大学为中心的学区,在东郊则形成了工厂聚集区。
抗战期间,成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对成都新村的规划与建设。抗战前夕,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针对成都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城区越来越拥挤的状况,提出在成都城郊按功能进行分区建设的计划。该计划分城北火车站附近一带为工业区,城内及城东牛市口、沙河铺一带为商业区,城南一带为居住区。这一计划是近代以来成都市第一个区域性城市发展规划,其所提出的按功能分区规划理念对后来成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过,由于成都新村计划规模过于庞大,当时政府能力有所不逮,未能全面施行。抗战爆发后,由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因而,政府在新南门外建设了“新村”,在老南门外建设了“蓉村”。成都新村的规划与建设是成都市首次尝试以现代城市功能分区规划理念来推动城市建设,以道路建设为先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不仅扩大了城区范围,带动了郊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住宅压力,又开创了成都市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的一个新模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