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态势篇
第一章“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3
ICT服务工业发展的历史延续 3
跨领域多技术融合的创新实践 4
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5
各国因应产业变革的普遍选择 6
第二章“中国制造+互联网”的主要特点 7
工业界和互联网界路径选择各有侧重 7
用户贴近和分工开放程度决定融合水平 9
新型研发组织方式集聚众智提升效率 10
创新制造模式助力网络化、智能化生产 12
协同式供应链促进各环节高效无缝对接 14
需求端泛在连接实现全流程用户参与 16
融合型服务延伸企业价值创造链条 19
第三章“中国制造+互联网”的生态体系 23
新融合主体:形成引领创新三大阵营 23
新服务业态:催生跨界融合新兴市场 26
新智能产品:打造产品增值的重要载体 28
新网络架构:构筑产业变革实现基础 30
新行业平台:联接各方实现协作共赢 32
第四章“中国制造+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33
“3+4+N”的区域格局将逐步形成 33
多领域梯次渗透的融合态势将逐步显现 35
跨界融合型企业主体加快成长 36
第五章“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推进策略 38
政府指引:强化战略引导,营造制度环境 38
企业主导:把握融合态势,确定转型策略 39
行业助推:打造跨界平台,促进协同发展 41
创新实践篇
第六章消费品行业 45
海尔:全流程、全业务开放创新平台 45
九阳:基于用户体验的消费者行为大数据分析平台 54
鲁泰纤优:基于O2O模式的服装定制 59
第七章装备行业 68
潍柴动力:智慧工厂应用实践及客户服务协同创新 68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信用销售风险在线管理 75
第八章能源行业 81
大唐集团:电力互联网创新应用实践 81
国网冀北电力: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运维监测平台 89
中国电科院: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在线分析系统 96
第九章互联网行业 102
百度:基于搜索引擎的行业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 102
苏宁云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化营销创新 117
好品山东:工业产品网络营销O2O服务平台 124
回家网:家装行业消费信贷O2O服务平台 132
猪八戒网:工业设计众包服务平台 138
第十章生产性服务业 144
中软国际: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资产监测与服务平台 144
平安银行:“橙e网”引领供应链金融创新 152
普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网一体”智能服务管理平台 158
大唐电信:“感知矿山”井下无线通信及综合信息化系统 163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173
数码大方: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 181
广新信息:基于互联网的食品追溯体系 192
广州普金:制造企业财税服务电商平台 195
智慧联合:工业企业大数据产业链情报服务平台 200
附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6〕28号) 20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