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产业政策理论新进展及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再评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79118
  • 作      者:
    姜达洋著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姜达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天津“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天津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人选。主要从事“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独立出版专著7部,教材2部,主持与参与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和省社科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增长的原因归纳为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符合现代产业政策标准的产业政策体系。传统产业政策往往以直接的政策干预与贸易保护为基本特征,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竞争性产业政策协调政府与市场作用,以创新性产业政策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在全球分工体系内以选择性产业政策关注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已经成为当代主要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选择的共同选择。产业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在传统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以及中国模式的根本性区别正在于其政府角色的界定,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平衡,通过回溯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发展,并对比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选择的历史进程,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选择做出一个科学的评判。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产业政策理论新进展及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再评价》:
  汉密尔顿却激烈地抨击着这些流行的经济理论,从理论以及实践上提出了一种类似于英国早期的发展经验的经济思想,这也就是产业政策理论的起源。1789年9月,汉密尔顿就任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在此后的一年多的时间内,他根据当时的美国经济中表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先后向国会提交了4份报告,也就是《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一份报告》、《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二份报告》、《关于建立银行的报告》以及《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在这4份报告中,他确立以通过发展工商业,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纲领。他不仅从政治上巩固了美国的联邦体制,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影响,他还亲手建立了美国的财政金融体制,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发展,从而为美国后来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篇现代产业政策理论发展史上真正的里程碑式的报告——《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汉密尔顿抨击了“农业立国”的传统思想,指出了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以及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驳斥了当时的重农主义学者所提出的只有农业才是生产性行业的提法,认为制造业也同样可以增加社会的就业,从而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而且制造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农业的发展创造出更为巨大的需求,因此如果要发展农业,首先就必须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他指出,美国也并非像当时的古典经济思想所说的那样,生产优势仅在于农业之中,只可以通过出口农产品来换取工业制成品。北美大陆资源丰富,拥有充足的可以用来发展制造业的工业原料,而且从欧洲来到美国的移民中,拥有不少具有较为高超的制造业技艺的工匠,这也为美国发展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机会。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政策的新理论
1.2.2 产业政策分析的新框架
1.2.3 现代产业政策:以能力建设与创新为核心
1.2.4 现代产业政策视角下的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
1.2.5 产业政策理论在国内的最新进展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3.3 结构安排

第2章 产业政策理论溯源
2.1 引言
2.2 重商主义千预思想的影响及古典经济思想的建立
2.2.1 重商主义下的政府干预思想
2.2.2 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传统
2.3 《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与现代产业政策产生
2.3.1 在美国催生产业政策的历史背景
2.3.2 《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与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提出
2.3.3 产业政策理论在美国的发展
2.4 李斯特与产业政策理论体系的最终建立
2.4.1 李斯特与《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2.4.2 李斯特的理论体系
2.5 日本经济兴起与日本产业政策理论的发展
2.5.1 明治维新与日本产业政策的产生
2.5.2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实践
2.5.3 日本产业政策理论的突破
2.6 本章结论

第3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
3.1 引言
3.2 东亚模式:从成功典范到金融危机
3.2.1 东亚模式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3.2.2 日本经济与东亚模式的演变
3.2.3 东亚模式中的政府职能
3.2.4 出口导向战略与外向型经济
3.2.5 对东亚模式的质疑与东亚金融风暴
3.3 拉美模式:从经济危机到“华盛顿共识”
3.3.1 拉美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3.3.2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与拉美的产业升级不足
3.3.3 进口替代战略下的过度保护
3.3.4 从“华盛顿共识”到拉美经济新模式
3.4 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3.4.1 中国奇迹的产生
3.4.2 “北京共识”的提出
3.4.3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
3.5 本章结论

第4章 市场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职能再认识
4.1 引言
4.2 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
4.2.1 经济自由主义与政府失灵
4.2.2 从市场失灵到产业政策
4.2.3 支持产业政策理论的事实依据
4.3 现代产业政策体系中的政府职能
4.3.1 现代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4.3.2 现代产业政策体系下的政府与市场
4.4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职能再认识
4.4.1 东亚模式:政府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
4.4.2 拉美模式:从极度管制到自由放任
4.4.3 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4.5 本章结论

第5章 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与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再反思
5.1 引育
5.2 创新与现代经济发展
5.2.1 能力建设、技术创新概念的引出
5.2.2 产业政策对于促进创新的作用
5.2.3 创新发展与新型产业政策的提出
5.2.4 供需双向式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
5.3 能力建设与产业竞争力
5.3.1 能力建设内容的演进
5.3.2 能力建设的概念的界定
5.3.3 欧盟:现代能力建设发展的成功典范
5.4 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的实践
5.4.1 东亚奇迹中的能力建设
5.4.2 拉美模式的惨痛教训与艰难转型
5.4.3 中国模式中的创新思维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经济全球化格局与发展中国家自由与保护再选择
6.1 引言
6.2 传统产业政策中的经济保护思想
6.2.1 贸易保护思想的产生
6.2.2 贸易保护思想的弊端
6.3 现代产业政策与国际竞争力
6.3.1 从国家竞争优势到战略性贸易政策
6.3.2 WT0下新的产业政策手段的选择
6.3.3 经济全球化下的新型产业政策思考
6.4 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再选择
6.4.1 东亚模式:出口导向策略下对于国外市场的关注
6.4.2 拉美模式:资本自由与贸易保护的矛盾
6.4.3 中国模式:对外开放下的中国经济
6.5 本章结论

第7章 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再评价
7.1 引言
7.2 对于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思想的反思
7.2.1 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7.2.2 是否存在完美的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模式
7.2.3 对于3种发展模式及其产业政策选择研究的演进
7.2.4 3种发展模式中的产业政策选择的再评价
7.3 现代产业政策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再选择
7.3.1 现代政府职能再界定
7.3.2 创新产业政策再思考
7.3.3 发展中国家自由与保护再选择
7.4 本章结论

第8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