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古埃尔公园是巴塞罗那的象征,有人说米拉公寓是巴塞罗那的象征,也有人说神圣家族大教堂是巴塞罗那的象征,其实巴塞罗那真正的象征是安东尼奥·高迪。在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高迪”是唯一一位位列其中的人名。他带着“西班牙最天才的建筑师”“巴塞罗那建筑之父”的光环,借助对自然的爱恋、对宗教的狂躁、对上帝的敬畏,在巴塞罗那的天幕下用钢筋混凝土谱写了一曲立体的建筑诗篇。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享有“建筑史上的但丁”之称。高迪出生于西班牙距巴塞罗那不到一百公里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的一个普通手艺匠人家庭,他的父亲弗朗西斯科-高迪就是一位本分的铜匠,母亲则是普通家庭妇女,在家辛勤地操持家务。高迪家具有淳朴的家风,为人敦厚善良,是虔诚的教徒,甘于过着简朴、平静甚至略带寂寞的生活。在父亲的影响下,高迪前往巴塞罗那学习之前,曾当过短期铁匠学徒,除此之外还有过木工、锻造和塑模的经历。1869年,年仅17岁的高迪只身前往巴塞罗那追求建筑师的梦想。1873年,高迪经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进入加泰罗尼亚省立建筑学校学习的许可。1878年顺利毕业,并取得建筑师资格证,开启了建筑师的人生。此后至死,高迪基本都在巴塞罗那生活和工作。
生性孤僻、不善于交际的高迪并没有受到大众的喜爱,说不上有谁是特别喜欢他的。可以说,高迪一生都在磨难中苦苦地挣扎着。从小高迪就体弱多病,在有记忆的时候风湿病就如影随形,严重的关节炎使高迪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过多地在外玩耍,只能一个人在家独处。独处反倒养成了高迪“静观”的习惯,他可以静静地看着一只蜗牛在自己面前爬一天都丝毫不觉得厌烦。独处本来就可以使一个人的想象力变得十分丰富,对于一个懵懂的、缺少伙伴的孩子更是如此。
长时间的独处“静观”使高迪不得不把那些时常不易亲近的石头、植物、动物深深刻在脑海中。在寂寞孤独的时候,这些脑海中的记忆都会活跃起来陪高迪玩耍。原本以为家里的日子在高迪顺利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学习后会好过点儿,但是在高迪人校不久,就接到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大哥不幸去世的噩耗,还没等高迪从悲痛中舒缓过来,从家乡又传来母亲病故的消息。还以为磨难会就此停止,但是谁又能想到年轻的姐姐给家里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后也撒手人寰了。因生活所迫,年迈的父亲只好带着外孙女搬到巴塞罗那来,与高迪同住。为了全家人的生计,高迪只能一边学习,一边赚钱养家糊口。
高迪并不是一个天才,他不是一个自小就叫人拍手称赞的好孩子,因为家庭、经济、身体等多方面的原因,高迪的学习成绩并不出类拔萃。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替中学自办的手抄本杂志《滑稽周刊》中的一批插图。但是高迪却是个建筑界天才,早年巴塞罗那若干“奇观”的建造中就有高迪的参与。名义上,高迪只是几个主要建筑师的助手,实际上,交给他设计的几个部分都是由他自己独立完成的,而那时的高迪也只不过是一个学生而已。
高迪的毕业设计是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方案出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虽几经波折,但是因其作品确实具有新意最后还是被通过了。建筑学校的校长多年后还会回想起来这个学生,并感叹道:“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高迪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外,时代与机遇毫无疑问地成了高迪勇攀高峰的垫脚石。高迪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家排行第五。用生逢其时这四个字评价高迪的一生一点也不为过。就在高迪出生前不久,国王刚刚签署了全面改建巴塞罗那的诏令,工商界的富豪们纷纷斥资改建巴塞罗那工程。建筑师这个职业在那时显得格外耀眼,人人趋之若鹜。男孩子们都渴望快快长大,建造出奇妙的建筑而扬名天下。时代赐予了安东尼奥·高迪扬名的机会,“贵人”却给予了高迪得到这个机会的权利。
1878年对于高迪来说非比寻常。这一年,他不仅顺利毕业并且荣获建筑师的称号,还结识了他人生中的贵人欧塞维奥·古埃尔——高迪的朋友、建筑人生中的保护人和同盟者。古埃尔支持高迪的一切想法,近乎疯狂地给予高迪任何帮助。他既不介意高迪不合群的性格,也忍受得了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因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高迪就是一位建筑界的天才。他常说:“普通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高迪的构思,在旁人看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却使得古埃尔拍手称赞。
“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这是安东尼奥·高迪在建筑领域遵循的最基本原则。高迪的建筑风格更接近自然,他每一次灵感的闪现必定与自然相关,他从来不挖空心思地去“发明”,只是简单地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样去建筑。他用现实去证明自然美并不是刻意的、无实质的美,而是具有实用、功用的美。高迪是用生命来热爱大自然的,他曾高歌:“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形。”他固执地认为在自然界是没有直线存在的,坚信“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才属于上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