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越春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8000444
  • 作      者:
    林小云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小云,1975年生,福建晋江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侨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展开
内容介绍
  《吴越春秋》是一部反映春秋末期吴 越两国争霸的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比较独 特的地位和价值。其既在内容上蕴涵着较为丰富深刻 的历史意识,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品格,又 在艺术上表现出与先秦两汉史传迥然不同的特征。林 小云编著的《吴越春秋研究》一书除了考察《吴越春 秋》的作者、卷帙、史 料价值、思想内涵、文化意蕴及文学色彩外,主要从 作品本身出发,提炼出符合《吴越春秋》叙事 艺术实际的几个问题,阐释它们对史传的继承和对后 世小说的影响,以期揭示《吴越春秋》在我 国古代叙事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本书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辨《吴越春 秋》的作者、卷帙与成书年代;第二部分审视 《吴越春秋》的史料价值、思想内涵和文化品格;第 三部分探讨《吴越春秋》的叙事艺术;第四部分 观照《吴越春秋》的文学色彩;第五部分考察《吴越 春秋》叙事文学化的成因,评价《吴越春秋》在 我国叙事史上的地位。本书旨在表明,《吴越春秋》 体现了东汉“文史分流”的趋势,是我国长篇 历史小说的滥觞,对于探讨我国叙事艺术的发展过程 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吴越春秋》的史料价值、
  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
  《吴越春秋》出入史传,广采民间传闻,记载的是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争霸的历史,与《越绝书》同为反映吴越历史文化的重要著作。但由于书中有不少史实上的讹误及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削弱了它在史实上的可信度,使得人们忽视了它的价值。但实际上,《吴越春秋》不仅在史料上具有可补正史之不足的价值,而且其思想内涵也值得我们重视。其作者作为儒家学者,也是立足于东汉初年的社会现实来反思吴楚和吴越之争的历史,《吴越春秋》的思想中也包含着作者深沉厚重的历史意识。并且,由于它记载了众多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相信的巫风影响下的神秘事件,这反映了两汉特定的文化,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品格。
  第一节《吴越春秋》的史料价值
  吴、越是我国东南地区的两个古老民族,其文明发源甚早,据考古资料显示,这个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余姚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7000年,可见此地文明的发展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由于地处偏僻,少与中原来往,这个地区向来被中原诸国所忽视。历代古籍言及吴越的极少,即便有,也只是零星的记载,极为简略。如《春秋》,记载的吴国事约占全书内容的百分之一,越国事还不到全书内容的百分之一。而《左传》载吴国事约占全书内容的百分之二,越国事依旧不到全书内容的百分之一。《国语》虽将吴与越独立成篇,但吴国事约占全书内容的百分之七,越国事约占全书内容的百分之五,仍是极为简略,且以记言为主,无多少史事。《史记》之《吴世家》与《越世家》较之于上述诸书,于吴越两国之事较为详细,但仍仅止于两国与中原诸国的关系及吴越两国的争霸斗争,对两国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等很少涉及,这对我们今天研究吴越地区的历史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况且上述这些著作的作者均为北人,除司马迁到过吴越之地外,其余诸人均未曾涉足这个地区,对于这个地区的记载当然就存在着某种隔膜。赵晔的《吴越春秋》则是专门记载吴越民族的典籍,不仅在篇幅上远超《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著作中的有关记载,而且因为是当地人写当地的历史,搜集地方文献较为方便,所以更为完整、更为系统、也更为深入地反映了吴越民族起源、发展和衰亡的历史。它的重点虽然在记载吴越两国的争霸斗争,却能追本溯源,对吴越这两个部族的来龙去脉给以详细的叙述。如记吴国历史,从《吴太伯传》叙述吴民族起源始,到《夫差内传》越王葬夫差止,十分详细清晰地反映了吴国的整个兴亡史。同样,叙越国历史,从《越王无余外传》记越民族起源始,中间浓墨重彩叙述勾践如何灭吴称霸中原,到最后越族为楚所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越民族兴亡的画卷。正如明代钱福所云:“观二国之兴而偾,偾而兴,斯昭昭矣。”(《重刊<吴越春秋)序》)虽然本书对吴越两族历史的叙述中夹杂着不少神话与传说,并不全然是信史,但其中某些记载颇能补正史之不足。如吴国与越国的关系,《左传》《国语》《史记》等书均只言其互为敌国,记载的只是两国如何互相攻伐,对两国关系的其他方面没有提及。而考古资料显示,吴越其实是同一原始部族的两个分支,他们在历史渊源、地理分布、文化传统等方面有许多共同性。只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上的某些不同,才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若干并不悬殊的差异,最后形成春秋时代的句吴和于越。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本书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二、本书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吴越春秋》作者与成书年代
第一节  今本《吴越春秋》的作者
第二节  《吴越春秋》的成书年代
第二章  《吴越春秋》的史料价值、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
第一节  《吴越春秋》的史料价值
第二节  《吴越春秋》的思想内涵
一、“大一统”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二、借古鉴今的时代关怀
三、崇仁尚义的时代精神
四、复仇雪耻的社会风尚
第三节  《吴越春秋》的文化意蕴
一、占卜
二、相术
三、释梦
四、阴阳五行、灾异祯祥
第三章  从历史叙事走向文学叙事——《吴越春秋》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审美形象建构过程中的想象与创造——《吴越春秋》史料运用的方法与特征
第二节  《吴越春秋》的叙事结构
一、《昊越春秋》的叙事体制
二、《吴越春秋》的审美时空形态
三、《吴越春秋》“包举大端”的开头形态
第三节  《吴越春秋》的人物叙事
一、闺闾、夫差和勾践为中心的性格结构与吴楚越三国争霸历史的形成
二、辅助人物的心态特征及其在性格结构中的功能
三、过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在叙事结构中的功能
第四章  《吴越春秋》的文学特征
第一节  《吴越春秋》的人物塑造
一、《吴越春秋》人物性格形态的构成
二、《吴越春秋》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第二节  《吴越春秋》的悲剧色彩
一、复仇情绪
二、侠义精神
第三节  《吴越春秋》的传奇色彩
第五节  《吴越春秋》的语言艺术
一、韵散相间,摇曳多姿
二、俚语歌谣,点缀其间
三、巧用隐语,亦庄亦谐
四、妙用比喻,形象生动
五、善用排比,铺张扬厉
六、引经据典,持之有故
第五章  《吴越春秋》在我国叙事史上的地位及其原因
第一节  史传叙事传统
一、史传叙事特征的初步展现
二、史传叙事艺术的成熟
三、史传叙事传统的最终形成
四、《吴越春秋》对史传叙事传统的回应、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两汉文学自觉意识的朦胧觉醒
第三节  “文史分流”的时代背景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