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代“问题皇帝”研究:一项基于社会类群的考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6230
  • 作      者:
    吴琦,赵秀丽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群体·社会丛书·明代问题皇帝研究:项基于社会类群的考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明代皇帝的群体性特征及“问题皇帝”之表征明代皇帝呈现出政治低能化、行为个性化与平民化趋向。其所作所为与传统文化、社会期待的皇帝角色规范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中后期“问题皇帝,,频繁出现。明代“问题皇帝”角色失范表现在诸多方面:他们无视自己的政治首脑职责,荒政、怠政现象突出;懈怠“敬天”法祖的宗教祭祀职责,经常遣人代行,视祭祀为儿戏;沉溺于物质享受,无视国君的职责,只享受权利,忽视义务。
  (二)明代“问题皇帝”生成的原因与环境从生存发展环境而言,父皇的个人偏好、诸弟的觊觎野心、生母的软弱无力使得嗣君在继位之前生存环境险恶,册立困难重重,废立危机时时压在心头,经年累月处于高压恐惧状态,缺乏父爱母爱,心灵饱受摧残,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心理畸形、心理疾病,人格不健全。旨在培养、提高皇帝或太子治国能力和君德修养的皇室教育制度多以失败告终。他们的正规学习几乎都未完成,故其君德修养和政务处理能力都很弱,不堪治国重任。
  从社会环境而言,“仁宣之治”使得明朝经济实力大幅度上升,呈现国强民富、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观。社会流动加剧,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加速,多元社会结构特征日益显著。市民文学繁荣,心学传播导致异端思想盛行,在社会掀起“狂飙”解放潮流。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重商主义、拜金主义、纵欲主义、及时行乐思潮盛行,举国上下浸淫其中,皇帝概莫能外。
  从政治环境而言,宰相制度的废黜使得明代皇帝最重要的纠错机制、辅佐力量消亡。代行机构——内阁权限缺乏法理的保证,与宦官集团分掌权力。高度发达的文官制度成为双刃剑,在帮助不称职的皇帝维持正常统治秩序的同时,也为皇帝提供偷懒的机会和退回内朝的空间。完整详备的祖训祖制和空前强化的“法祖”意识,作为对皇帝最重要的软约束机制,不仅未能约束皇帝的行为,反而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之越发背离角色规范,在荒君纵君之路上越滑越远。
  从制度环境而言,明代虽然建立最为完备的司法机构和监察机制,但这些机构是皇帝大权独揽下的权力制衡、监察机制,根本不对凌驾其上的皇帝进行监督或约束,使皇权的外在约束机制形同虚设。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伴随着嫡子的缺席,产生激烈的皇位竞争。皇帝对太子的敌意、不信任或排斥心理引发太子册立危机,加上皇帝的普遍短寿早天,影响皇位的继承和对帝国的控制力。
  此外,在统治集团内部,皇帝、文官与宦官关系非常微妙。明代中后期皇帝与官员的合作无法顺利进行。正直官员对皇帝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君臣关系紧张,恶性循环;而以示弱博得皇帝好感的官员却纵容、助长了皇帝恶行。与此相对应,宦官挖空心思获取皇帝信任,竭力施展对皇帝的诱导力,使之亲近宦官集团,素质较低的宦官对皇帝的负面影响力与日俱增。文官在与宦官的皇帝争夺战中屡屡败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背离君道的价值观逐渐在宫中占据主导地位。皇帝在日益萎靡放纵、醉生梦死、及时行乐的空气中沦陷,一一成为“问题皇帝”。
  (三)明代“问题皇帝”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皇帝虽然身在九重深宫,但是,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皇帝对官僚系统与政府行政效率的影响直接决定了王朝的命运,天下兴亡可以说维系在皇帝一人身上。“问题皇帝”不履行职责,长期消极怠工。
  政府官员群龙无首,拖沓散漫、因循守旧,不肯尽心办事,使得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他们家国不分,本末倒置,加深社会危机与矛盾冲突。
  明代“问题皇帝”完全凭个人好恶奖惩官员,任性使气,使得官员纷纷走上异途:或噤若寒蝉、消极怠事,或阿谀献媚、变更士节,或告老还乡、隐居山林。整个官场“居间”习气牢不可破,朋党之争加剧。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更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大因素。
  整个统治阶层彻底分化,各怀异心。上层统治者腐化、崩溃,无药可救。流风被及士林,士人或纷纷归隐山林,或及时行乐、行为荒诞。
  “问题皇帝”对社会大众造成的影响集中在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社会思潮等方面。“问题皇帝”在宫中肆无忌惮,宣淫导奢,将明中叶以来的奢侈淫乱僭越之风推向新的高潮。民间“求新”、“求异”风潮与当朝皇帝的个人喜好有密切关联。皇帝对戏曲小说的喜好直接影响民间文学艺术的繁盛。民间瓷器服饰等直接与皇帝个人风格、社会背景相映成趣。皇帝对社会舆论、思潮采取的态度直接影响它们在民间的发展。皇帝不仅发挥着国家最高首脑的象征性作用,更通过行政手段或民众迷信崇拜心理发挥着明星效应,影响着社会风潮。他们虽隐居九重深宫,影响力却波及宇内。上至朝廷命官,下至庶民百姓,或大或小都受其影响。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术前史
三 关于“社会类群”
四 角色理论与皇帝规范
五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问题皇帝”:明代皇帝的群体特征
第一节 明代皇帝的趋向性特征
一 政治低能化
二 行为个性化
三 平民化趋向
第二节 明代“问题皇帝”及其表征
一 皇帝分类及划分标准
二 明代皇帝执政群像图
三 “问题皇帝”的共性特征

第二章 储君生存环境的险恶
第一节 父皇漠视与疑忌
一 皇帝限制储权打击皇储
二 皇帝助推皇子争宠
三 父子之情缺失
第二节 生母失宠无力护佑
一 后权式微,废后频繁
二 太子生母势单力薄
三 宠妃恃宠争权,迫害太子
第三节 人格畸变
一 父子交恶
二 性格软弱多疑
三 极度压抑导致心理疾病

第三章 皇位继承制度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 明代的皇位继承及其特征
一 明代皇位继承情况
二 超稳定性特征
第二节 皇位继承超稳定性的潜在危害
一 皇储才能素质低下
二 皇储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 皇储忽视修炼君德
第三节 皇帝寿龄特征及其影响
一 明代皇帝的寿命
二 英年早逝对皇帝身心的影响
三 短寿对王朝政治的负面作用

第四章 教育与祖训规制失效
第一节 皇帝储君教育的缺失
一 皇储教育的制度缺陷
二 明代讲官教导之误
三 实际学习情况及效果
第二节 皇帝对于祖训规制的逆反
一 繁琐祖训对皇帝的束缚
二 不立宰相的祖制助长皇帝荒政怠政

第五章 皇权制约机制低效
第一节 完备的监察体系与有限的监察效率
一 监察部门缺乏对皇帝的逆向监督
二 制度缺位
三 监察官员屈从皇帝意志,改节变志
第二节 悖论:成熟文官制度的缺失
一 文官制度对皇帝的束缚
二 文官制度助推“问题皇帝”的生成

第六章 臣属之误
第一节 官员之误
一 官员倨傲劝谏,致皇帝不满抵触
二 大臣唯唯诺诺,致使皇帝失望消沉
三 官员舍本求末,致皇帝厌烦疏离
四 大臣顽固教条,致皇帝逆反排拒
五 臣属对皇帝之包容,纵恶行
第二节 宦官近侍之误
一 宦官弄权
二 近侍之惑

第七章 “问题皇帝”与王朝命运
第一节 怠政与王朝行政效率的低下
一 “问题皇帝”长年荒政怠政,
二 皇帝选官不当,缺官不补
三 皇帝不作为致文官集团因循守旧
第二节 家国利益与一己之私的倒置
一 财政危机不改奢靡之风
二 侵夺国库,充实内库
三 搜刮民脂民膏

第八章 “问题皇帝”与政风、士风的转变
第一节 官员:改节、无为、颓废、党争
一 皇帝以个人好恶选用臣属,致官员曲意奉上
二 皇帝打击报复犯颜直谏者,致官员不敢任事
三 皇帝改变言路风格,造成言官蜕变
四 官员转向“逐利”
五 明廷朋党之争
第二节 士人:隐逸、适意、谈禅、怪诞
一 绝意仕途
二 归隐山林
三 修禅习道,清谈风盛
四 尚奇慕异,狂狷怪诞

第九章 “问题皇帝”与社会大众生活的互动
第一节 导淫
一 皇帝恣情纵欲
二 皇戚官员渔色成风,
三 民间淫风盛行
第二节 逐利
一 皇帝聚敛财富
二 官员求财敛财
三 百姓逐利好伪之风盛行
第三节 导奢
一 皇帝生活奢靡
二 民间奢靡僭越成
三 社会风气的恶化
第四节 引领服饰时尚
一 服饰规制与民众认同
二 皇帝“效应”引领服饰风尚
三 皇宫与民间服饰的交流与呼应

第十章 明代皇帝与文学艺术
第一节 皇帝与戏曲、小说
一 皇帝好戏
二 皇帝喜读通俗小说
三 皇帝喜好对市民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皇帝与瓷、画艺术
一 统治风格与瓷器风格
二 皇帝对书画的影响
第三节 皇帝与公众舆论的互动
一 皇帝的无为助推公共舆论趋向自由
二 邸报讹言传播迅速
三 皇帝对文化思潮的影响

结语
附录一 明代后妃情况一览
附录二 明代重要后妃的相关资料
附录三 明代皇子寿命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