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争与暴力的社会学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82984
  • 作      者:
    [爱尔兰]锡尼萨·马莱斯维奇
  • 译      者:
    田宏杰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以其权威和智识, 评述了古往今来社会中围绕战争展开的聚讼纷纭, 堪称社会学领域的jue佳综述文献

迈出了将战争研究重归社会学范畴的重要一步

本书的问世, 一改社会学界主流在战争研究方面的集体缺席, 成为这一研究领域极富原创性的破冰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爱尔兰]锡尼萨•马莱斯维奇(Siniša Malešević),爱尔兰科克大学博士,现为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社会学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维也纳人文科学研究所等客座教授、研究员。2010年入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多年致力于战争与有组织暴力、种族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学理论、比较历史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世界各地举办特邀学术讲座140余场,其著作被译为阿拉伯文、俄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克罗地亚文、波斯文、中文、日文等十余种文字在全球出版发行,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主要代表作有:Grounded Nationalism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The Rise of Organised Brutality: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Viol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等。

田宏杰,数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曾任公安部三级警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示范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挂职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审判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等。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马赛大学等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整体刑法学杂志》《中国法学》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8部,主编、合著学术著作近百部,荣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首届法律优秀图书奖等。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刑法与刑法现代化、司法改革与法治一体化、金融监管与全球治理、高等教育管理。


展开
内容介绍

战争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和动态化的社会冲突形式,乃是现代性形成中的决定性要素,随着二战以后社会科学研究重心从军事主义向和平主义的过渡,有关现代社会生活这一残酷起源的研究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本书将战争重新纳入社会学研究的视阈,通过回溯传统社会学理论中的军事主义维度对解读战争、现代性和社会变革的启发与助益,**性构建了“经年累月的强制官僚化”和“离心式的意识形态化”相结合的新型研究范式,原创性地探究了古往今来的有组织暴力赋予人类社会生活的烙印,以比较历史社会学的厚重与丰富实证研究为依托,对民族主义与战争、战争与社会分层、战争宣传、战争团结、性别与有组织暴力,尤其是战争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演进和现代性形成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发人深省的全新诠释。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战争与暴力的社会学》书评节选
致谢
前言:战争、暴力与社会
第一部分  集体暴力和社会学理论
 第一章  传统社会思想中的战争和暴力
   一  引言
   二  “圣三位一体”(The “holy trinity”)和有组织暴力
   三  古典社会思想中的好战传统
   四  好战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组织型暴力的现代社会学研究
   一  引言
   二  战争和暴力的来源:生物、理性还是文化?
   三  组织唯物主义:战争、暴力与国家
   四  从强制到意识形态
   五  结论
第二部分  时空中的战争
 第三章  现代时期之前的战争和暴力
   一  引言
   二  战争之前的集体暴力
   三  古代的战争和暴力
   四  中世纪时代的战争与暴力
   五  早期现代性的制度性种子:战争、暴力与纪律的诞生
   六  结论
 第四章  有组织暴力与现代化
   一  引言
   二  现代化与暴力:本体论层面的不和谐
   三  经年累月的强制官僚化
   四  强制的离心式意识形态化
   五  介于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战争与暴力
   六  结论
 第五章  战争社会地理学
   一  引言
   二  旧世界
   三  新世界
   四  结论
第三部分  战争:理念与实践
 第六章  民族主义和战争
   一  引言
   二  战争与团体同质性
   三  民族“团结性”的结构根源
   四  结论
 第七章  战争宣传与团结
   一  引言
   二  战争宣传
   三  杀戮、死亡和微观层面的团结性
   四  结论
第四部分  战争、暴力和社会分工
 第八章  社会分层、战争与暴力
   一  引言
   二  无集体暴力的阶层化?
   三  通过战争和暴力实现的阶层化
   四  战争与社会分层的起源
   五  社会等级制度的正当化
   六  结论
 第九章  战争的性别化
   一  引言
   二  战斗的男性化本质?
   三文化的馈赠?
   四  父权遗存?
   五  性别、社会组织与意识形态
   六  结论
第五部分  二十一世纪的有组织暴力
 第十章  新型战争?
   一  引言
   二  新型战争的范式
   三  新型战争的社会学
   四  民族国家与全球化之间的战争
   五  现代战争的目标
   六  新与旧之辨
   七  结论
人名译名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