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丛书: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2011—2015)》:
(三)奈温时期缅甸外交的目标
奈温时期的外交呈现出“闭关锁国”的特点,但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外交利益目标。
1.着力解决国内的重大安全和政治议题,避免大国干预缅甸的国内事务
独立以来缅甸一直没有较好地解决民族问题,民族矛盾逐渐演化为武装冲突和政治对抗,到1962年缅甸少数民族武装力量达到11万人,并呈现强劲扩展的势头。很多少数民族要求获得《彬龙协议》中的自治权甚至要脱离联邦。吴努政府推进政治一体化,削弱少数民族权利、加强联邦权力、以佛教作为国教来打击民族文化,但相关举措难以被少数民族认可。奈温发动政变的重要出发点就是阻止联邦解体、少数民族独立。奈温政府上台后认为民族问题已经到了濒临国家分裂的地步,开始全面采取强硬手段,既取消少数民族自治邦的体制,又强调国家统一。奈温政府逮捕大批民族领导人,取消了民族邦在宪法中的自决权,取消了民族院,实行一党专制。1974年新宪法取消邦区民族自治,中央对民族邦实行统一管理。奈温政府集中国家力量对少数民族武装进行围剿。
缅甸的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边境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领导人遭到中央政府的打击后往往会在边境地区跨境活动,如泰国、孟加拉国、中国等。缅甸政府担心周边国家干预其民族冲突和矛盾,担心冷战时期各地代理人战争等现象在缅甸出现。因此,缅甸在不结盟运动中对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非常强烈,反对苏联与古巴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干预。对美国,缅甸不再接受“和平队”,与中国也一度因缅共等问题出现摩擦。20世纪70年代,缅甸与印度多次就联合打击边境的反政府武装达成协议。
缅甸的这一外交目标在形式上似乎达到了,缅甸没有出现非洲地区一些国家发生的代理人战争,避免了外国势力大规模卷入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的武装冲突;但在实质上,缅甸的民族冲突愈演愈烈,最后导致了缅甸国家安全的全面崩溃,在1988年发生了新的政变。
2.着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避免卷入冷战两大阵营的对立
缅甸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对国家主权、独立的意识很敏感。缅甸独立后国际社会出现了冷战对峙的局面,缅甸对维护国家主权的认识进一步强化。缅甸认为,西南的泰国与美国走得比较近,印度与苏联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中国是地区性大国,所以缅甸需要十分谨慎地避免卷入冷战两大阵营的对立,避免卷入地区国家的对立之中。保持与美苏的平衡,保持与中国及地区国家间关系的平衡,避免与任何一方有直接的冲突,也不愿与任何一方走得太近;同时,缅甸极力避免外国势力对缅甸内务的干涉,为此在重大问题上维护缅甸的主权利益,都以“中立”为准则甚至宁肯“闭关锁国”。
缅甸的排外和仇外运动,是内心对国家安全忧虑的极度反映。缅甸在奈温时期依然谨慎地与大国保持联系。美国1962年派部队进驻缅泰边界,以泰国为基地向老挝出击并在巴特寮取得了军事胜利。面对这一事件,民众有倾向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美国对缅甸形成的威胁和此次军事行动,但奈温政府制止了民众,以免被美国视为“非中立”行为而引起美国的反应。1967年后,在美国的邀请下缅甸到日本进行美式装备的军事采购,之后又接受美国飞机教练到缅甸训练缅甸飞行员。缅甸与苏联在1968年后关系冷淡,但1971年双方就开始逐步恢复关系,缅甸接受苏联的援助,之后又签署了长期贸易协定,缅甸保持了与美国、苏联的外交关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缅共问题和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中国与缅甸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但奈温政府在努力恢复两国关系的同时还要求民众克制,将1967年骚乱视为民族地区的行为而非中国的指使;1969年中国与缅甸发生了多次边界冲突,奈温政府依然寻求与中国恢复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