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何去何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内生式的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57532
  • 作      者:
    程昆,张康松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程昆,男,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民盟广东省委秘书长、民盟广东省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金融学会理事、广州国际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政府产业转移项目顾问专家、广东省审计厅兼职审计员。先后主持和参与承担科研课题2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近40篇。获省部级和厅局级奖多项。

  张康松,男,博士研究生,目前供职于广州农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金融。
展开
内容介绍
  自2006年底,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以来,农村金融开始了“增量”改革,试图通过商业化运作的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来解决农村地区金融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然而,现实情况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仍然陷于政府主导下的“大三角”(即覆盖率、可持续性、支农使命)冲突。为此,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内生性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制度安排的表现及成因分析;②内生金融体系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③内生式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⑤各类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运行机制的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何去何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内生式的发展》:
  (2)基于农村资金互助社本身的经营方式。
  按照农村资金互助社本身的经营方式可分为内生型发展模式和开放型发展模式。所谓内生型发展模式指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依靠内部机构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不是依赖外力推动,而主要依靠自身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种发展模式。这里,粗放型和集约型是相对而言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盲目扩大发展规模、无限制的发展社员就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农户要改变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向集约型转变有两种方法:一是社员内部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的方式适度扩大社员所从事行业的经营范围,增加社员的收益,从而增加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整体收益;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改进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管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强其竞争能力。所谓开放型发展模式是指在外界的参与和帮助下,农村资金互助社顺利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以农民自愿入股的方式形成的小型组织,对于农民来说,如何管理、经营好这个小型组织是一个难题,不仅需要借鉴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的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管理经验,还需要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相互协助,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实现共同发展。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
1.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1.1  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城乡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差距明显
1.1.2  农村抵押担保机制发展滞后,限制着农村融资需求与规模
1.1.3  农村金融组织资金供给不足,金融业务存在局限
1.1.4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提出和试点
1.2  内容安排与逻辑思路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
2.1  农村金融的概念
2.2  农村金融组织
2.3  农村金融机构的划分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界定
2.3.1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界定
2.3.2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内涵
2.3.3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基本特点
2.4  当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相关研究
2.4.1  有关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总体研究
2.4.2  有关村镇银行发展的研究
2.4.3  有关贷款或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研究
2.4.4  有关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金融机构与经济发展
3.2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
3.2.1  金融抑制
3.2.2  金融深化
3.2.3  金融约束
3.3  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3.3.1  农业信贷补贴论
3.3.2  农村金融市场论
3.3.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3.4  农村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提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前农村经济金融环境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4.1  农村经济环境概览
4.2  农村金融环境概览
4.3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现状
4.3.1  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研究
4.3.2  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
4.4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概况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金融机构内生发展模型解释与评价维度
5.1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总体要求
5.2  综合绩效评价模型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构建的支持
5.2.1  方程式的假定
5.2.2  基于方程式的评论与进一步的解释
5.3  内生“三角”冲突与评价指标
5.4  各个目标之间冲突的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村镇银行
6.1  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6.2  村镇银行生存空间探析
6.2.1  迪阳模型
6.2.2  中美金融布局的演进
6.3  村镇银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6.3.1  村镇银行天然的禀赋优势
6.3.2  基于禀赋优势的产品和服务设计
6.3.3  村镇银行服务定位及资金回流路径创造
6.4  村镇银行运行效率分析
6.4.1  模型及指标选择
6.4.2  中介效率的测度结果及评析
6.4.3  规模效率的测度及评析
6.4.4  资本与劳动力效率测度及评析
6.4.5  风险效率的测度及评析
6.4.6  支农效率的测度及评析
6.4.7  效率相关与村镇银行使命漂移的判断
6.5  村镇银行可持续运营及影响因素
6.5.1  可持续利率模型
6.5.2  村镇银行可持续运营利率判断
6.5.3  村镇银行可持续运营影响因素
6.6  村镇银行内生发展中股权结构与属性的分析
6.6.1  股权结构与股权属性
6.6.2  股权与村镇银行治理
6.6.3  基于广东省数据的分析
6.6.4  两个具体案例对比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额贷款公司
7.1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
7.2  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效率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
7.2.1  覆盖力
7.2.2  可持续性
7.2.3  社会绩效
7.3  小额贷款公司的综合评价
7.4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模式探讨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资金互助社
8.1  资金互助社发展概况
8.1.1  农村资金互助社概况
8.1.2  农民资金互助社概况
8.2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模式
8.3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8.4  资金互助社未来发展的思考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当前运营共性问题及其成因
9.1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当前运营共性问题
9.1.1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资金来源不畅的问题
9.1.2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发展经营的风险
9.1.3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趋利性与支农力度问题
9.1.4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来源与素质问题
9.2  金融生态约束下共性问题的成因分析
9.2.1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金融生态环境影响金融机构发展的作用机理
9.2.2  关于制度环境影响金融效率的有关模型
9.2.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制度现状分析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国际典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10.1  德国模式及其借鉴
10.1.1  德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10.1.2  德国模式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借鉴意义
10.2  美国模式及其借鉴
10.2.1  美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10.2.2  美国模式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借鉴意义
10.3  日本模式及其借鉴
10.3.1  日本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10.3.2  日本模式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借鉴意义
10.4  孟加拉国模式及其借鉴
10.4.1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10.4.2  孟加拉国模式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借鉴意义
10.5  印度模式及其借鉴
10.5.1  印度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10.5.2  印度模式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借鉴意义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完善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政策建议
11.1  改善农村金融外部生态环境
11.1.1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11.1.2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11.1.3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11.2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建议
11.2.1  村镇银行的发展建议
11.2.2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建议
11.2.3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