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静态的制度与动态的绩效,以抗战时期四川省的地方行政为中心进行考察,从而一斑窥豹,检讨国民政府在地方行政上的“规范”(即“善治”)和“失范”(即“败治”),分析其地方秩序“失范”的原因。其中,“规范”体现出南京国民政府对行政现代性的追求,即从衙门到政府,是中国地方政府近代化的趋势,也是中国治理制度变迁的重要体现;“失范”是本书重点研究的内容,即哪些因素导致了国民政府现代性努力的失败? 通过对四川省1935—1945年地方治理情况的梳理与研究,发现异质的行政风格(既非具备工具理性的现代管理型行政,又非传统的高度统治型行政,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型行政风格)、特殊的战时体制(过度动员造成地方财权与事权分离)以及国民党弱势“统治型执政党”的执政模式(非高度一元化的党政模式)等因素,制约和阻碍了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发展。地方民意机构与政府的互动,给地方政治秩序重建提供了有限经验;基层行政人员的低收入与高工作量、财权与事权分离后低下的经济绩效,加重了民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引发政府资源流失,导致政治不稳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