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消费思想研究》:
(二)班固的干涉主义消费思想
统一的西汉王朝由盛渐衰,后经绿林、赤眉起义和王莽篡权,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仍定国号为汉,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但是,潜在的危机日渐显露,社会政治由稳定向外戚、宦官交替当政的动荡局面发展。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东汉王朝一方面总结历史经验,在政治、经济上进行政策调整;另一方面又希望借助思想文化,加强思想统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36年),到西汉末年,儒家不但独占了学术思想界,甚至独占了官场。到了东汉初年,宣传“大一统”的新儒学不但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更成为那个时代的政治家的使命和追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班固的《汉书》应运而生。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年的历史,成为紧继《史记》之后最为重要的一部史书。
《汉书》在总体布局上继承了《史记》的体例,但又根据时代变化,作了适当调整和改造。班固与司马迁在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等方面有极大的不同,他在著史特别是有汉一代的历史经济问题时,虽然在记叙的具体事件上与司马迁多有重合,甚至是直接摘录,但思想原则却与司马迁迥异。他的经济思想和消费思想都带有浓厚的儒家正统色彩。总体而言,班固的消费思想可以概括为“足食货,成教化”,即满足民众的基本物质消费要求,促成道德教化水平的提高。当然,无论经济活动还是思想意识,都要以汉王朝所独尊的儒家学说为正统,充分适应和体现当时的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政治要求。
在《汉书》中,班固保留了《史记》中《货殖传》的内容,并将《平准书》改写为《食货志》,分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班固的经济思想、消费思想就主要反映在这几个篇章中。自此,后世史家记述经济问题均以《食货志》为名,“食货”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代名词。
班固具体阐释了“食货”的理论含义。《食货志》开篇即言:“《洪范》八政,一日食,二日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①食可概而言之为百姓的吃穿用度,货则为百姓赖以生财牟利、互通有无,二者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可以看做班固对消费经济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原则:粮食充足,财物流通,这样国家才会殷实,人民才能富裕,因而教育感化人民的事情才得以实现。班固已经把《尚书·洪范》中“食”“货”所代表的经济,从与礼法、教化、刑法等共同组成政治的根基,发展为国家统治、生民教化的根本。
班固肯定食货是为政养民的基础,但这种认识又是有限制的。他认为,“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民需受田,然后种植五谷,同时,“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女修蚕织”,通过这一系列农业生产活动,就可以满足“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的消费需求。这种“衣帛食肉”的消费标准,是儒家亚圣孟子所倡导的,也正体现了班固消费思想的主要特点。一是重视农业,倡导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二是推崇儒家思想,事事皆以儒家学说观点为衡量标准,这在接下来的其他消费问题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