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硕士毕业以后,我继续跟随王人博教授攻读宪法学的博士学位。受老师影响,我将近代中国民权思想史作为博士论文研究的主题。这本小书由我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自然也是深受老师影响的结果。毫不夸张地说,在有关本选题的诸多问题的思考方面,《民权与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研究》直接受益于《民权词义考论》一文。
研究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宪政发展的历史,完全依赖一些制度史、法规史和政府组织变革史的梳理与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时候这些变革史仅仅是短暂的“政治现象”,而不具有长久的思想意义。在英语世界,思想史的对应翻译是intellectual history,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的历史,我们从这一点就可看出西方思想史中的精英主义倾向。在中国,情况或许更是如此。能够反映一个社会中政治思想所发生的变革的,往往是中国知识精英思想变化的历史,普通民众对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究竟有多少实际的思考和影响,至今仍然有待研究。
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一直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研究主题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限政府、民主、人权、法治国家等关键词,这些研究旨趣无一不是与“如何构建一个现代国家”的使命感休戚相关的。民权问题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宪政思想的核心问题之一,也与此相关。也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思考民权问题的时候,其真正的关注点往往不在于个人权利本身的丰富与完善,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人”的成长。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民权的使命是帮助近代中国人尽快实现从古代之“臣民”向现代“国民”的成长与蜕变。因为具备公民意识的现代国民是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必备要素。这种逻辑发展路径和中国近代所遭遇的历史境遇息息相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