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中国城乡居民社会生活状况,持续跟踪居民的生活满意评价,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指数研究课题组”继续组织民生问题入户调查。为保障调查的稳定性,2015年继续在安徽、浙江、广东、河北、黑龙江、陕西、四川7个省进行抽样,仅将上海市调换为江苏省。
调查抽样仍然采用多阶段分层设计、PPS系统抽样技术。第一,将调查省份各区县划分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保证每个省抽选一个贫困县,其他区县在综合考虑区县GDP、平均教育程度、流动人口比例、城市人口比例等9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基础上,按照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得分因子的高低排序进行选取。第二,在获得调查区县村、居委员会基本经济社会信息后,按照相似的方法,采用与各村、居委会人口规模成比例的系统PPS抽样方式,各自独立抽取2个村、居委会。第三,在每个居委会内,按某个特定规则(如门牌号、或户主名单等)对家庭户进行排序,采取等概率系统抽样抽出50户家庭作为最终调查单元,并且为保证调查入户的可行性,按同样的方法抽取一套备用调查户。入户后,为了保证对家庭信息掌握的准确性,请家庭的户主或家里最熟悉情况的人来配合完成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受经济下行的影响,调查8个省区受访者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放缓,致使城乡居民对生活很满意的比例下降,对民生的主要关切的发展了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居民工作量有所下降同时收入增幅开始放缓,尤其是非正规就业者的收入出现了更大范围的下降。就业与收入对受访者生活满意评价均具有显著影响,但相对而言,收入对生活满意评价的影响更大,特别是收入下降和收入差距的扩大。
2、受访者最不满意的家庭生活因素依次为收入水平、医疗、住房、就业状况、子女教育和养老,最不满意的社会环境因素依次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食品安全、贫富差距、交通、生活配套服务。通过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分析发现,年轻人更加担心就业问题,流动人口对住房不满意程度高,有病患的家庭和60岁以上的老人更加关注医疗问题。
3、经济下行使居民生活压力增大。2015年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最大的依次为医疗、食品、教育、住房、人情送礼等,与2014年相比认为生活压力最大是医疗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压力来自于食品的比例则明显增加。
4、城乡教育问题存在差异,教育支出压力大和孩子上学距离远降低了民众对生活满意的评价。城镇居民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压力大,农村上学远、不方便问题突出,流动人口面临子女上学困难和教育负担重的问题。
5、受访者对医疗、养老等的担忧仍较普遍存在,医疗保障水平以及养老保障不足降低了民众的生活满意评价。超过60%的受访者未来家庭出现没钱看病的问题有所担忧,超过60%的中年受访者对未来养老问题有所担心。当前医保报销比例低,医疗仍然是很多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6、社会救助能够一定程度缓解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下降,但却存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社会救助覆盖率偏低的问题。
7、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居住地政府的服务和办事效率评价较高,企业和私营部门受访者对政府服务的评价有所提升,但年轻人、创业者、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者对政府服务的评价偏低。
8、自有住房者对生活满意评价高于租房者,住房面积越大,民众对生活满意评价也越高。城乡居民的住房支出比与生活满意评价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对生活满意的评价随住房支出比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对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生活方便程度满意度更高的群体对生活满意评价也更高。
9、相对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受访者,城镇受访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关注。认为食品安全改善的群体其对生活满意评价较高,但认为食品安全状况恶化的群体其对生活满意评价并没有明显更低。
10、从关系老百姓民生生活的主要方面来看,住房条件、社会救助对受访者生活满意评价提升的贡献最大,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则因为保障力度不足而对生活满意评价提升的贡献偏低。
一、样本的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一共有效回收到12714份“中国民生问题调查问卷”。其中河北省1599份,黑龙江省1600份,江苏省1591份,浙江省1587份,安徽省1600份,广东省1499份,四川省1618份,陕西省1620份;覆盖5个集中连片地区,贫困地区样本为1294份。
基于科学的抽样方法,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各个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群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查覆盖了居住在农村与城市不同社区的群体。按照国家统计局城乡划分标准以调查地点进行分类,城镇样本的比重为37.53%,其中城市主城区和镇中心分别占27.09%和10.44%;城乡结合部样本的比重为19.69%,其中城乡结合区和镇乡结合区样本分别占6.84%和12.85%;农村样本的比重为42.78%,其中乡中心和村庄分别3.47%和39.31%。2015年调查样本的城乡结构与2014年大体一致。
第二,调查对流动人口有一定的代表性。抽样时要求地方主管部门配合提供一份流动人口登记档案来对流动人口单独抽样,从而保障一定比例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样本为1396个,占有效样本的10.99%,相比上一年调查流动人口比例略有下降。从流动人口的结构上看,61.96%是跨省流动(占总样本的6.81%),38.04%是省内流动(占总样本的4.18%);农业转移人口占比62.11%(占总样本的6.82%)。
第三,调查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结构的群体均有所反映。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48.2岁,标准差为12.7岁。其中最小为18岁,最大为75岁。受访者中30岁以下的人占9.74%,30-39岁占14.84%,40-49岁占26.78%,50-59岁占25.23%,60岁及以上占23.4%;40岁以下群体的比例略低于上一年,而60岁以上的群体比例略高于上一年。男性受访者占52%,女性受访者比例为48%,女性受访者比例比上一年调查高2个百分点。
第四,受访者的婚姻与教育状况与上一年基本相似。86.67%的受访者是已婚状态,未婚者只占5.40%,未婚人群较上一年的6.94%有略有下降。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仍以中小学为主,小学及以下占32.06%,比上一年调查略低1.57个百分点,初中占比37.47%,高中占比18.48%,大专及以上为11.98%。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