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互联网的发展为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权利意识在不断发展当中,突发性的网络事件反映了公民权利意识在网络环境下的无序状态。对网络时代下公民权利意识开展系统而完整的研究、进行良性构建,实现虚拟的网络与现实世界公民权利意识由分裂、冲突走向融合与协调,极具现实性与迫切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书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及社会实证法对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问题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从基础理论入手,提出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问题;其次,分析、考察和论证网络环境下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再次,对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正确认识、规范运行及合理保障,建构一个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应然状态和理想模式;最后,从框架角度提出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培育的整体架构,对培育公民权利意识的结构性因素提出相应建议。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概说/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释解/
一、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界定/
二、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范围/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特征/
一、平等性和广泛性/
二、独立性和真实性/
三、互动性和参与性/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基本理论/
二、西方关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基本理论/
三、公民权利意识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继承与扬弃/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现状/
一、网络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萌发/
二、网络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三、网络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理性发展/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现存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公民对权利范围的认识障碍/
二、网络环境下公民对权利运行的观念偏差/
三、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实现的保障欠缺/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制约公民权利意识的经济因素/
一、现实经济因素桎梏在网络环境下延伸与放大/
二、信息时代数字鸿沟/
第二节 制约公民权利意识的政治因素/
一、网络公民社会尚未建立/
二、网络公共领域发育不充分/
三、网络政治沟通不足/
第三节 制约公民权利意识的社会因素/
一、法律信仰缺失/
二、网络媒体负向效应/
三、网络文化开展不充分/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应然形态/
第一节 网络环境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良性互动/
一、公共权力主体新角色的合理定位/
二、现代民主政治——独立性公民个体的确立/
三、理想化互联网政治生态的互动机制/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的正常行使/
一、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认知自觉化/
二、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主张普遍化/
三、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要求纵深化/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行使的公共领域考量/
一、互联网话语民主的可能性和限度/
二、虚拟社群价值和规范的确立/
三、网络伦理道德的规范与建设/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对策/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培育的整体思路/
一、以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
二、以构建和谐健康的互联网政治生态为动力/
三、以树立法律信仰为保障/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形塑模式构建/
一、公民权利意识上行—下行整合形塑模式的明确确立/
二、互联网构建公民主体身份的逐步实现/
三、国家引导者地位的确立与实现/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公民权利意识培育的具体切入点/
一、理性建构网络文化实现公民权利意识正确的认识/
二、网络媒体的正向效应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规范运行/
三、法治实践的培育范式保障公民权利意识合
理化实现/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