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节 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中等收入陷阱”与技术创新的内涵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内涵
一 含义
二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理论解释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含义和作用
一 含义
二 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第三章 中等收入跨越的国际经验比较
第一节 日本的经济跨越:1973-1985年
一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时间起点
二 日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宝贵经验
第二节 韩国的经济腾飞:1987-1995年
一 背景介绍:摆脱贫困陷阱后的韩国经济现实
二 韩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宝贵经验
第三节 拉美各国在经济跨越中的沉浮
一 拉美经济和日本及亚洲经济比较
二 拉美金融制度不稳定
三 拉美科技发展滞后
四 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矛盾突出
第四节 经验和教训小结
一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
二 拉美各国的历史教训小结
第四章 基于技术创新的跨时动态分析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基于技术创新要素的视角
一 引言
二 模型的构建
三 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分析
四 均衡时的比较静态分析和政策建议
五 主要结论和启示
第二节 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基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理论框架
一 引言
二 模型的构建
三 动态自治系统
第五章 金融深化、技术创新和经济跨越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一 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 金融深化对劳动生产率作用的一般均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 金融深化、技术创新和经济跨越增长的时问序列分析
二 技术创新产出和投入的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之一: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
一 农业现代化内涵及发展现状
二 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
三 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关系
四 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措施
第二节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基于结构的视角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
三 实证研究
四 简短结论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中国农村未来之路
一 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第一次“分”和“合”
二 1958-1978年:人民公社限制农村生产力发展
三 1979-2005年:改革中的农村——农村土地的第二次“分”
四 2006-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 2012年:中国农村踏上新征程——新型城镇化
第七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之二:制造业升级
第一节 制造业的内涵
一 制造业产业链体系
二 制造业的组成:被动的制造和主动的创造
第二节 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制造业转移过程特点和各国经验
一 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制造业的三 次大转移
二 第四 次转移的动向和原因
第三节 中国在国际制造业转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一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二 在世界第四 次产业转移中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中国如何加快制造业创新步伐
一 利用政府资源和金融资源加快中国制造业创新步伐
二 发挥知识资本在创新中的基础作用
三 增加研发投入
四 改进研发资金来源和支出结构
五 提高研发质量
六 通过技术吸收引导创新
七 在中国东中西地区形成雁型模式
第八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之三 :“三化”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基于VAR模型的城镇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动态分析
一 引言
二 变量选择
三 实证分析
四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节 金融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产业分工角度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金融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内在作用机制
三 金融发展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四 基本结论
第九章 “中等收入陷阱”短期应对之策
第一节 中国的“一刀切”式短期政策弊端
第二节 经济脱困政策组合的思考
一 采用适当的财政刺激政策
一 二货币宽松政策设计
三 正确理解经济成长所需的货币条件
四 财政、货币、产业等多种政策的组合效用
五 金融实行混业经营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书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