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留守儿童也需要一个家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针对“留守儿童”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这周有儿童保护机构的人到访,我该怎么办?”——儿童保护在美国
中国妈妈在美国——“这周有儿童保护机构的人到访,我该怎么办?”
“我不想再跟妈妈生活了,因为她打我打得很厉害。”——世界上第一个儿童保护组织的建立
玛丽·艾伦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儿童保护和福利——从民间过渡到政府
从70年代到现在:政府主导的儿童保护
儿童性骚扰问题开始在美国社会得到关注
结语
第三章 “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这个系统本身。”——残障儿童教育在美国
社会:不要在这些孩子身上浪费时间
家长:作为家长,我们只有抱成一团,要不然,我们就什么都没有
联邦政府:“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敦促州政府为残障儿童提供平等教育机会
美国残障学生教育法(IDEA)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及启示
第四章 “让贫穷的孩子不要永远成为贫穷的俘虏。”
启蒙计划在美国
教育公平和对弱势儿童的特别扶助
让农村的儿童留守是教育最大的失误
第五章 为什么黑人孩子不能和白人孩子上同一所公立学校?——黑人家长状告教育局
13位黑人家长诉讼托皮卡教育局
第六章 家长委员会在美国
第七章 儿童读物在美国
儿童喜欢有趣和好玩的作品
儿童作品要有教育意义
反映情绪处理、社会交往以及面对亲人离去、父母离婚等问题的儿童读物
儿童读物在中国
第八章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地方,即使你是一个捣蛋鬼。”——伴随美国儿童成长的电视节目
“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创造奇迹——而是如何运用奇迹。”
“如果你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你就可以教育他们。”——《芝麻街》儿童剧的诞生和它背后的研究团队
利用电视和其它通信媒体让人上瘾的特点教育孩子——美国经验的中国启示
硅谷高管和员工把孩子送进没有高科技的传统学校——为孩子的屏幕时间设限
第九章 “女儿一直小心地拉着妈妈的手,生怕不小心放开了妈妈,但最终大手还是无奈地放开了小手。”——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信
当父母离开孩子
“爸爸妈妈,回来吧!”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基地
留守对孩子性格、行为上的影响
留守——个人之痛,社会之痛
如果我们以家庭和孩子角度出发看社会
附录A 对M镇的特殊教育负责人Leclerc(勒克莱克)女士的采访
附录B 美国幼儿教育中的规则意识培养
附录C 关于这本书的问与答
写完这本书,你从美国儿童保护的历史经验中得到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你为什么想到要写这本书?
关于“呼唤母亲回家”这个问题,是否切合实际?有很多农村家庭因
为经济的状况,孩子可能学费都交不上。也许父母为孩子在外面挣
足了学费,这个孩子就有可能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一个未来。
而如果家人待在一起,可能家庭经济状况是连饭也吃不饱,你觉得这
些现实的问题如何解决?
家庭的分裂是不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一个不可避免的产物?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否也经历了一个家庭巨变的过程?
如果你要在教育上提政策建议,或者假设你是教育部部长,你觉得有哪些改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