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65838
  • 作      者:
    梁振民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梁振民,男,1981年4月出生,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任职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与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地理科学》、《世界地理研究》、《经济纵横》、《东北亚论坛》等CSCD或CSSCI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一项,参与***与省部级课题10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中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格局。基于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其他相关理论,深入探讨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与特征,对比分析了传统城镇化实践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归纳和梳理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和中国城镇化道路上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从社会、经济、空间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评价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其存在的差距,并对东北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划分地域层级,分析城镇化质量的层级特征与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调控策略,以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展开
精彩书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二)城镇化质量的特征分析
  第一,地域性
  每个城市由于区位差异,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其不同的能源和物质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同时也引起了不同城市出现不同的发展品质,这是城镇化质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第二,抽象性
  由于城镇化质量与有型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差别,城镇化质量很难用具体名词描述出来,既有空间上的差异性,又有时间上的分离性,城镇化质量是否提高,只能通过亲身体会才能证明城镇发展品质是否有所提升。如在城市建设之中,当前一些政策为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福利,但是现实之中一些人没有体会到,只有经过几十年或者几代人才能体会到。
  第三,相对性
  衡量一件产品质量的标准具有时空相对性,因为产品质量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城镇化质量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北京市为例,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化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纽约等国际性大都市相比,北京市的城市发展品质还很差。
  第四,综合性
  城市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内在的品质高低可以用政治的民主性、生活的舒适性、文化的多样性、环境的宜人性、就业机会的充足性、公共产品的完美性、交通出行的便利性,社会环境的和谐性、居民素质的智慧性、政策和机制的多样性来表示,以上子系统汇合到一起,成为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
  (三)城镇化质量评价
  评价是依据判定标准,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标准性判定。某一事项想要进步就必须检查过去取得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才能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通常评价有两种方式:
  -是定性评价,由高级专家通过自身经验对评价对象做出主观性判断;
  二是定量评价,根据采集的数据,利用数学模型或借助各种软件,将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判断。定量方法具有客观性、标准性等特征,但一些事物的特征很难用定量方法来衡量。因此,现实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才是最佳的评价方法。
  评价种类分为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选拔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诊断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效果,对评价对象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以此作为标杆,为后进者树立榜样;水平性评价,是对取得的成绩进行检测,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反映出阶段性或终结性成果的优良程度;选拔性评价按照“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将所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标准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最优者作为胜出者。以上3种评价都是体现在“质”与“量”之间,无论是单一性评价,还是综合性评价,主要目的都是促进各项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如果就业、住房、交通、医疗和教育设施的完善程度不能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协调,必然引起“城市病”。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与评价,为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综合全面的测度城镇化质量,判定其城镇化发展的真实水平。当前中国仅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判断城镇化水平,具有很大的偏颇,往往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很高,但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出现了低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质量能反映城市发展品质,判定一个城市品质在全国或区域中所处的地位及存在的差距,影响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产生的机理,明确未来城镇化调控目标和优化对策。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三、研究问题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城镇化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城镇化的基本概念解析
一、传统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二、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三、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城镇化质量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区域经济地理学条件论
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四、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五、系统论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的提出背景
一、英国、美国、韩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二、近期中国城镇化发展思路的转换
第二节 城镇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一、过程与结果的基本内涵
二、城镇化是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提出的背景与内涵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推进速度的再认识
一、城镇化进程中量与质的关系
二、中国城镇化推进速度分析
三、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衍生出的各种问题
第四节 中国城镇化价值取向的确认
一、实现“以人为本”成为未来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城镇化的基本目的
三、健康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保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近代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开端
一、近代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二、近代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
二、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效分析
二、东北地区城镇化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与评价
第一节 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总体框架
一、评价的具体内容
二、评价区域的界定
三、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四、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东北地区地级市城镇化质量的测度与评价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阶段划分
二、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
三、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分项评价
四、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类型
第三节 全国视域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比较与评价
一、东北三省与31个省区市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比较与评价
二、东北地区副省级城市与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比较与评价
三、东北地区地级市与全国地级市城镇化质量的比较与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层级划分与形成机理
第一节 城镇化质量层级形成的动力体系
一、政府力
二、市场力
三、个人力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层级划分与特征分析
一、城镇化质量层级性的内涵
二、城镇化质量层级划分方法与结果分析
三、城镇化质量的地域层级范围与区域特征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地域层级的形成机理
一、资源禀赋条件
二、政策条件
三、人口条件
四、区位条件
五、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遗留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调控机制与策略
第一节 城镇化质量调控体系的建立
一、新形势下城镇化的调控目标
二、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调控机制
三、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调控手段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城镇化水平虚高逐渐改善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
三、城市群逐渐形成,聚集效应更加明显
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实现协调发展
五、东北地区多个小城镇将会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节 提升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路径与策略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调控路径
二、提升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策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