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完善:理论创新和大制设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216640
  • 作      者:
    陈云生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云生,男,1942年5月生,北京市平谷区人。1966年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1981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师从法学家张友渔教授攻读宪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哲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著作二十多部,发表论文、文章三百多篇。代表作有《权利相对论——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独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版;《宪法监督司法化》(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宪法人类学一一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1991年1月至1993年1月先后在美国露易斯·克拉克西北法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学院、哈佛法学院和荷兰的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法学院从事进修和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人权研究中心从事人权专题研究,期间多次在丹麦、瑞典从事讲学和出席学术会议等活动。1990年被选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法律大会;1995年被选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七次世界反贪大会,是分组专题报告人。现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完善 理论创新和大制设计》以开放的态度和博大胸怀注意吸收域外和中国特殊地区的历史、现实的做法和经验,既不是非理性地拒斥一切外来的做法和经验,也不是实行拿来主义,对外国或地区的做法和经验照单全收。归根结底是要把别人的做法和经验作为完善中国检察制度理智和制度设计灵感源泉和参考体系。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检察权的本原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检察权的本质
一、检察权是什么
二、检察权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检察权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现代检察权的形成与发展
二、日本现代检察权的形成与发展
三、苏联现代检察权的形成与发展
四、中国现代检察权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检察权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
一、走向融合
二、走向独立
三、检察一体化
四、权能强化与拓展
第四节 检察权的存在现象
一、一般检察权的存在现象
二、中国检察权的存在现象
第五节 中国检察权区别于其他国家权力的根本性特征
一、检察权的权力主体不同
二、检察权的职权范围不同
三、检察权的受制约不同
四、检察权权力独立的本质不同

第二章 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
第一节 中国检察制度并非基于“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而建立
一、“撤检派”的立论和论证何以不可行
二、“挺检派”的立论和论证何以不足凭
第二节 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疏离”的宪法安排及其寓意解析
一、历史和现实的情势决定的
二、“疏离”的意义
三、“疏离”延续的时期长短问题
四、“疏离”对司法改革的意义
五、“疏离”的最终归宿
第三节 中国宪法上检察“权能定性”及其意义解析
一、一般宪法学上的“权能定性”的基本认识
二、中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权力的“权能定性”的分析
三、中国现行宪法中对检察权能的“司法定性”的意义
第四节 中国宪法上检察“机关定位”及其意义解析
一、一般宪法学上的“机关定位”的基本认识
二、中国现行宪法中对国家机构的“机关定位”的分析
三、中国现行宪法中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定位的意义
第五节 宪法监督与法律监督的宪法“疏离”与“交结”
一、一般意义上的宪法监督和中国的宪法监督
二、一般意义上的法律监督和中国的法律监督
三、宪法监督与法律监督的宪法“疏离”与“契合”
第六节 宪法和宪法制度视域下的法律监督的价值与功能
一、现时法律监督理论研究中方法论检视及相应分析
二、现时法律监督理论研究中学科基点的审视与反思
三、价值哲学和作为方法论的价值方法
四、法律监督的积极价值
五、功能的意义和作为方法论的功能方法
六、法律监督的积极功能(职能)
七、在检察学中引进和建构价值——功能方法论
八、法律监督的价值预期和功能实现
第七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概述

第三章 完善中国检察制度的他山之助
第一节 议会督察专员制度
一、“议会督察专员”制度的前世今生及其宪法、宪法制度
地位与功能
二、瑞典议会督察专员制度在世界的传播及发展状况
第二节 新加坡的反贪机构
一、新加坡的反贪机构
二、新加坡反贪机构的独立性
第三节 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一、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节 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
一、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形成背景
二、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确立过程及主要内容
三、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的演变
四、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终结
五、对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的评价
六、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立检察官制度

第四章 中国检察体制内近十多年来的改革及其评析
第一节 近十多年来检察体制内的改革及其分析
一、改革和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维护司法公正
二、建立健全自身监督机制,提高执法公信力
三、加强检察队伍素质建设和基层院建设,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第二节 法学术界特别是检察理论界的总体评价
一、较好地实现了对“检察文化”的“自觉”的体认和把握
二、对现实检察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弊端形成了清楚的认识
三、应当充分肯定对检察改革所作出的“价值评价”
四、“相对合理主义”的检察改革进程中的“渐进论”值得肯定
五、“树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改革观”的意见应当引起重视
六、体认到理论准备的基础上实行理性的路径选择的重要性
七、学术界对检察改革的评价更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
第三节 我们个人的评价
一、不允许动摇依据宪法而建构的国家宪法制度的根基
二、检察改革应当克服存在于其间的某种盲目性和非理性
三、检察改革应当致力于“宏观地设计和论证”
四、检察改革应当从更高处审视和对待
五、对不同意见的检察改革方案不作“是”与“非”的价值判断
六、应当更深入地研究树立正确的改革观问题
第四节 对当前中国检察体制内一重大实践动向的个案进行的具体
评析
一、宪法对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地方检察机关的权能定性与机
关定位
二、“监督”与“领导”之辩及其意义解析
三、关于《决议》、《决定》的文件形式与内容的合宪性、合理
性的探讨

第五章 中国检察制度完善的总体设想和大制设计
第一节 中国检察制度完善的指导思想
一、立足于现行宪法架构和宪法制度
二、充分利用立法的杠杆促进和保障检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三、立足于现时和着眼于未来进行中国检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四、认真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检察理念及相关制度
五、检察体制的完善与宪法制度完善的结合
第二节 中国检察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总体设想与大制设计
一、全面落实检察权能的宪法定性和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
二、大幅度地增容法律监督的职权范围
三、大幅度地提升检察体制内反贪机关的法律地位
四、实行检察“分制”改革,组建独立性很强的职能层级结构
五、大力加强国家的检察立法

第六章 中国检察制度完善的相应配套改革
第一节 实现检察一体化建制和管理模式
一、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作为实现检察一体化建制的基础和条件
二、检察“上命下从”一体化与垂直领导的设想和路线图
第二节 改进和强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
个人负责制
一、国家权力机关与检察机关相互关系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个人负责制
第三节 强化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和对各项检察业务的主导作用
一、检察机关的建制基于分工于理、于法本为应然
二、以检察官为主体的权力配置是履行检察职能的必然要求
三、检察官主体地位的确立对现实改革的补益意义
第四节 建立和实行“特别检察官制度”
一、建立国家级“特别检察官制度”的必要性
二、创造中国式的“特别检察官制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三、创建“特别检察官制度”的粗略构想

第七章 少年检察机构和职能创新研究
第一节 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
一、少年与未成年人概念的界定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点
三、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第二节 少年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人权保护理念
二、国家亲权理论
三、教育刑法理论和刑罚个别化理论
四、少年宜教不宜罚的特别保护理论
第三节 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专门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体现了执政党和国家对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是少年司法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三、是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内在需求
四、符合检察工作专业化、精细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第四节 未成年人检察机构的设置及职能情况
一、机构设置
二、职能
第五节 国外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和职能
一、美国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及其职能
二、法国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及其职能
三、英国苏格兰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及其职能
四、日本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及其职能
第六节 少年检察机构和职能的完善
一、创新发展理念
二、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检察机构设置
三、明确职能定位,实现检察职能专业化
四、完善办案机制,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有效衔接
五、延伸检察职能,拓展未成年人检察职能

第八章 回归司法理性稳妥推进改革——地方检察调研报告
一、引言
二、相关背景
三、调研主题
四、调研方法
五、调研提纲
六、调研信息总汇
七、调研分析
八、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章
二、中文著作
三、中文资料汇编
四、英文参考文献
五、俄文参考文献
六、日文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