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和平发展:解读中国外交理念:interpreting China's diplomatic principle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9101088
  • 作      者:
    宫力著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宫力,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学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出版个人专著有《跨越鸿沟: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峰谷间的震荡:197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毛泽东与中美外交风云》、《邓小平与美国》等。发表论文有《和平发展道路与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等2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和平发展 解读中国外交理念(中)》将从和平发展的视角来解读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外交格局,通过丰富案例,介绍中国倡导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同各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和政治互信,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妥善处理分歧;同发展中国家坚持平等相处,谋求互利共赢,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平衡发展,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与邻为善、以邻相伴,突出“亲、诚、惠、容”理念,使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和平发展 解读中国外交理念(中)》:
  这种转变的实质,是使中国的发展融入国际社会。这对中国对外工作转变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正确地指明了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抓住机遇,为国内方兴未艾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此基础上,对外发展政治关系、经贸关系、科技合作和民间往来,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强经济、科技合作就在中国的对外工作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
  在上述背景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在邓小平的积极倡导下,确立了改革开放路线,开始了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之后,中国始终把对外开放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正式签订关于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从此,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时,美国成为中国向西方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重点和最大的对外开放的对象。
  1979年1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在中美建交之际来华采访的美国记者时,强调了中美经济合作对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意义。当记者问中国打算以何种方式来支持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科学技术时,邓小平说:“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愿意同科学技术、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合作。我们愿意采取多种方式,同他们进行合作,其中包括银行贷款、补偿贸易,也包括其他方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历来认为,美国在相当多的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欢迎美国像西欧和日本一样,参与这个竞争。”
  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同国内工商界人士的谈话时提出:“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吸收外资可以采取补偿贸易的方法,也可以搞合营,先选择资金周转快的行业做起。当然,利用外资一定要考虑偿还能力。”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抉择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第二章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基本原则与政策主张

第三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国外交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开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四章 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

第五章 推动国际秩序各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国际秩序的演变与中国的作为
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国际秩序的发展趋向与影响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和全球治理

第六章 中国和平发展的意义
综合实力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准日渐提高
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促进文明多样性,打破“国强必霸”定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