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章节题库训练
■
考点1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
■
■
■
在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已初步建立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为《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为《证券法》)为核心,包括证券市场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内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表1-1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四个层次
■
(续表)
■
■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的是()。
A.《证券法》B.《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C.《证券投资基金法》D.《刑法》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
B.《证券公司监管管理条例》
C.《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D.《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3.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分为()个层次。
A.2B.3C.4D.5
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由中国证监会审议通过,自()施行。
A.2006年1月30日B.2006年8月30日
C.2007年1月30日D.2007年8月30日
5.我国《证券法》于()出台,于1999年7月1日实施。
A.1987年B.1993年
C.1998年D.2002年
6.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于()起施行。
A.2007年8月B.2007年9月
C.2008年8月D.2008年9月
7.下列关于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层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现行证券市场法律主要包括《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及《刑法》
B.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的自律性规则属于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第四个层次
C.第一个层次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D.《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属于自律性规则
二、组合型选择题
1.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为核心,包括证券市场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内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Ⅰ.《公司法》Ⅱ.《证券法》
Ⅲ.《刑法》Ⅳ.《物权法》
A.ⅠⅡB.ⅢⅣ
C.ⅠⅣD.ⅡⅢ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Ⅰ.《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
Ⅱ.《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Ⅲ.《企业破产法》
Ⅳ.《证券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
A.ⅠⅡⅢB.ⅠⅡⅣ
C.ⅠⅢⅣD.ⅡⅢⅣ
3.下列选项中,属于证券业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有()。
Ⅰ.《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
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细则》
A.ⅠⅡⅢⅣB.ⅠⅡⅢ
C.ⅠⅡⅣD.ⅡⅢⅣ
4.下列选项中,属于证券交易所自律性规则的是()。
Ⅰ.《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Ⅱ.《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管理规则》
Ⅲ.《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银行证券资金结算业务管理办法》
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账户业务指南》
A.ⅠⅡⅢⅣB.ⅠⅡ
C.ⅢⅣD.ⅠⅡⅣ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性规则的有()。
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细则》
Ⅱ.《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Ⅲ.《证券账户管理规则》
Ⅳ.《深圳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A.ⅠⅡⅢⅣB.ⅠⅡⅢ
C.ⅡⅢⅣD.ⅠⅢⅣ
■
一、选择题
1.【答案】B。解析:选项A、C、D皆为法律。故本题答案选B。
2.【答案】C。解析:选项C属于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法规。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C。解析: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分为四个层次。故本题答案选C。
4.【答案】C。解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由中国证监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月30日施行。故本题答案选C。
5.【答案】C。解析:随着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全国性统一证券市场体系的确立,1998年年底,我国《证券法》出台。故本题答案选C。
6.【答案】B。解析:2007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故本题答案选B。
7.【答案】D。解析:《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属于行政法规。故本题答案选D。
二、组合型选择题
1.【答案】A。解析:在中国证券市场形成和发展的20多年中,已初步建立起以《公司法》和《证券法》为核心,包括证券市场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内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故本题答案选A。
2.【答案】D。解析:Ⅰ属于行政法规;Ⅱ属于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Ⅲ属于法律;Ⅳ属于自律性规则。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B。解析: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由中国证监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其法律效力仅次于法律和行政法规。Ⅳ属于自律性规则,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B。解析:Ⅲ、Ⅳ属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制定的自律性规则。故本题答案选B。
5.【答案】C。解析:Ⅱ属于行政法规;Ⅲ属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制定的自律性规则;Ⅳ属于证券交易所自律性规则。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2公司法
■
■
■
总述
一、公司的种类
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概念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三、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法律地位
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四、公司的设立方式及设立登记的要求
(一)公司设立的方式
公司设立的方式基本为两种,即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只能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由全体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
(二)公司设立登记的要求
(1)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2)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3)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依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4)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5)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6)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五、关于禁止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的规定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制度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股东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1)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2)股东的出资额。
(3)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董事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