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77927
  • 作      者:
    王红梅等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建设用地再开发研究丛书”是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土地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一套系统介绍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政策制度与典型案例的丛书。本丛书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资源环境现状,以支撑建设用地再开发健康、规范、有序地发展为目标,突出理论性、实践性和前瞻性,可为各级政府部门、技术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系统理解和全面认识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方法、技术流程和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
内容介绍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与实践》是作者在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提供再开发理论依据,丰富再开发评估技术方法和组织协调机制,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与实践》在系统梳理境内外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发展演进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典型案例,运用综合论证、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以“制度前提一权籍基础一资源利用一实践模式一全程评估”逻辑框架为主线,系统论述了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演进、理论基础、内涵外延、制度设计、权益调整和收益分配、组织和应用模式、全程评估等内容。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与实践》可供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区域发展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以及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等专业和领域的研究者阅读,也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地租地价是土地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地租是出租土地获得的经济报酬,地租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地租并非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原因,而是价格的结果。社会主义地租以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为核心,包括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等。城镇土地也存在级差地租,主要由城镇土地区位决定。地租地价理论是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核心指导理论之一。再开发中的用地置换、结构优化,本质上是利用地租地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优化城镇内的土地利用结构,用效益较高的第三产业用地置换效益较低的第一、第二产业用地。地租理论认为城镇土地的地租支付能力与用途相关,商服用地对区位条件敏感,地租支付能力最强,居住用地的地租支付能力介于商服用地和工业用地间,工业用地的地租支付能力较弱。随着地租上涨,原先位于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和居住住户不得不迁出城镇中心位置,让位于地租支付能力较强的商服企业。地租的这种价值递减规律为再开发的土地价值及潜力评估提供依据。再开发是城镇土地用途转换的重要手段。根据地租理论,商服用地的地租价值高,再开发成本大,相应的再开发潜力较小,而工业用地再开发潜力较大。关于级差地租形成和分配的观点是再开发中城镇土地地租地价变动规律研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重要理论依据。研究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能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再开发中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根源,认清地租的特性,明晰再开发对地租地价的变动机理,采用多种形式正确处理和调节地租的分配。在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下,根据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国家、集体和土地权利人应共享地租收益,其理论分配模式是:级差地租I应归国家,级差地租Ⅱ应归土地的实际使用者(集体或个人),因国家投资形成的级差地租Ⅱ,国家可参与分配。因此,地租理论为再开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租和地价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毕宝德等,2010)。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形式与本质与一般商品价格存在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土地价格是一种权益价格,是为获得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而愿支付的代价;第二,土地价格一般不依生产成本定价,因其首先是一种自然物,非人类劳动产品,也就无生产成本;第三,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一般而言,土地的自然供给固定,经济供给弹性较小,相对土地需求来说,土地供给变动较小,因而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第四,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土地需求的日益扩大致使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第五,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无法像其他商品具有流动性,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均衡价格。土地价格受较多因素影响,大致可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3类。
  ……
展开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序言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粮食安全导致耕地保护政策严
1.1.2 “多规合一”致使城镇外围扩张难
1.1.3 生态文明压缩城镇用地扩展空间
1.1.4 新型城镇化导致城镇用地挖潜需求大
1.1.5 城市更新丰富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内涵
1.1.6 城镇土地低效利用致使再开发潜力大
1.2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分析方法

2 发展演进
2.1 国内演进
2.1.1 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8年)
2.1.2 积极发展阶段(1979~2007年)
2.1.3 成熟阶段(2008年至今)
2.2 境外发展
2.2.1 探索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
2.2.2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
2.2.3 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土地权籍理论
3.1.1 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理论
3.1.2 土地产权权能理论
3.1.3 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
3.1.4 土地产权商品化及配置市场化理论
3.1.5 土地产权登记及土地统计分析理论
3.2 土地经济理论
3.2.1 土地财产制度理论为再开发制度设计与产权调整提供基础
3.2.2 土地资产流转理论为再开发收益分配提供手段
3.3 规划理论
3.3.1 规划理论是再开发的依据
3.3.2 规划是再开发实施的重要手段
3.4 土地利用理论
3.4.1 土地规模利用理论
3.4.2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3.4.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5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概念解析:内涵与外延
4.1 概念的提出
4.1.1 动因分析
4.1.2 核心问题分析
4.2 内涵
4.2.1 内涵界定
4.2.2 内涵解析
4.3 外延
4.3.1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实践形式
4.3.2 各主要再开发实践形式的联系与差异
4.3.3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外延重构

5 制度设计
5.1 法律规章制度
5.1.1 构建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相关法律的原则
5.1.2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立法的重点环节
5.2 规划计划制度
5.2.1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体系
5.2.2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主体
5.2.3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程序
5.2.4 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的主要内容
5.3 组织协调制度
……
6 权籍调整和收益分配
7 模式研究
8 全程评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彩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