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与创新空间
第二章 理论框架:社会权利与高校帮困资助政策
一、社会权利
二、社会权利之受教育权
三、社会权利与高校帮困资助政策
第三章 中国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82年:“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阶段
二、1983年至1986年:“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阶段
三、1987年至1994年:“奖学金”与“学生贷款”相结合阶段
四、1994年至今:“多元混合资助”阶段
第四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时代背景
一、高等教育收费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二、高等教育的正向外部效应
三、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需求
四、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
第五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制度安排
一、基于国家责任的顶层设计
二、对既有不公的矫正机制
三、“反向歧视”的制度安排
第六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适应性效率降低
一、边际效用递减:“无偿”经济资助效用降低
二、生命周期率制约:政策不适应性显现
三、权利本位“过度”:权利义务失衡
第七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他山之石”
一、国(境)外高校学生资助模式
二、国(境)外高校学生资助启示
第八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效能化发展
一、资助理念定位
二、“显性”制度设计
三、“隐性”制度设计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一、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与社会权利之国家作为的内在逻辑
二、社会权利视域下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研究困境
三、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研究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后记
展开
第一章 绪论 …………………………………………………………………… 1
一、问题的提出 …………………………………………………………… 1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
四、研究框架与创新空间………………………………………………… 16
第二章 理论框架:社会权利与高校帮困资助政策………………………… 19
一、社会权利……………………………………………………………… 19
二、社会权利之受教育权………………………………………………… 25
三、社会权利与高校帮困资助政策……………………………………… 30
第三章 中国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历史沿革 ……………………………… 33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82年:“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阶段……… 33
二、1983年至1986年:“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阶段 …… 36
三、1987年至1994年:“奖学金”与“学生贷款”相结合阶段 ………… 38
四、1994年至今:“多元混合资助”阶段 ……………………………… 40
第四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时代背景 ……………………………… 42
一、高等教育收费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42
二、高等教育的正向外部效应…………………………………………… 47
三、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需求…………………………………………… 53
四、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 57
第五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制度安排 ……………………………… 62
一、基于国家责任的顶层设计…………………………………………… 63
二、对既有不公的矫正机制……………………………………………… 66
三、“反向歧视”的制度安排…………………………………………… 74
第六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适应性效率降低 ………………………… 81
一、边际效用递减:“无偿”经济资助效用降低 ………………………… 81
二、生命周期率制约:政策不适应性显现 ……………………………… 87
三、权利本位“过度”:权利义务失衡 ………………………………… 101
第七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他山之石”…………………………… 115
一、国(境)外高校学生资助模式 ……………………………………… 115
二、国(境)外高校学生资助启示 ……………………………………… 129
第八章 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效能化发展 …………………………… 134
一、资助理念定位 ……………………………………………………… 134
二、“显性”制度设计 …………………………………………………… 140
三、“隐性”制度设计 …………………………………………………… 149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 154
一、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与社会权利之国家作为的内在逻辑 …… 154
二、社会权利视域下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的研究困境 …………… 155
三、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研究的广阔空间 ………………………… 159
参考文献 ……………………………………………………………………… 163
一、英文文献 …………………………………………………………… 163
二、中文文献 …………………………………………………………… 169
后 记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