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祁黄羊去私 经典古训 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
【出处】 明·李贤《古穰杂录摘抄》 【浅析】 身边的人不是忠良有才能的人,才使本人做出不善之举。有包庇过错、溺爱之意。
故事欣赏 祁奚(字黄羊)是晋国的大臣,曾任晋国中军尉。
有一次,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向他询问谁可以接替他的中军尉职务。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晋悼公说:“解狐不是你的杀父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你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呀。”晋悼公说:“好的。”晋悼公要立解狐为中军尉,解狐却死了。
过了一些时候,晋悼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个尉官,谁可以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晋悼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你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呀。”正在这个时候羊舌职(晋国的大臣,当时任中军佐,姓羊舌,名职)死了,晋悼公问祁奚:“谁可以接替羊舌职的职位?”祁奚回答说:“羊舌赤(羊舌职的儿子)可以。”于是,晋悼公让祁午做了中军尉,让羊舌赤辅佐他。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不禁赞叹:“祁黄羊的主张好啊!推荐外人不回避仇敌,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回音壁 提拔领导干部讲究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无论是亲属或非亲属,都应一视同仁,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展开竞争,让有能力的人获得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地位和权力。只要我们所做的一切是正确的,是符合道义和道德的,我们就应该坚持到底。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权力只有交给清正廉洁、有能力的人,国家才能兴旺,社会才能稳步发展。
祈奚在位约十六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
【名言警句】 良,善也。
——东汉·许慎《说文》 浅释:古人对“良”的理解是侧重于思想品质方面的,认为“良”是善良、美好、高尚、仁义、忠诚等的标志。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浅释:在仁德面前,就是老师,也不与他谦让。
意思是指学生的见解和做法不一定比老师差,面对仁义,追求真理,学生就应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即便是对自己的老师也不必辞让。
诸葛亮自报财产 经典古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出处】 《大学》 【浅析】 古代的杰出人物,要想彰显美德于天下,就要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想治理好他的国家,就要先整治好他的家庭;要想整治好他的家庭,就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要想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就要先端正思想;要想端正思想,就要先使心意真诚;要使心意真诚,就要先丰富知识,丰富知识的方法在于探究事物的道理、规律。
故事欣赏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于是出山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屡建奇功。
刘备死后,诸葛亮临危受命,全权处理国家大事。他处理国家大事,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最终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诸葛亮生前曾给后主递交一份奏章,他在奏章中主动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15顷不肥沃的田,供家人衣食还有盈余。而我在朝廷任职,全靠国家发的俸禄维持生活,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到我死的那天,家里不会有多余的丝绸,外面不会有多余的钱财,别让我辜负了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真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一定不要太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就可以了;入殓时,身上只穿平时穿的便服,棺木里不放任何陪葬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