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时代华纳:并购铺就的传媒帝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23902
  • 作      者:
    彭剑锋,张小峰,陈静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彭剑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企业人才分会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彭剑锋教授长期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先后被深圳华为公司、美的集团、山东六和集团、新奥集团等企业聘为高级管理顾问、专家组组长,被海尔股份、歌尔声学股份等企业聘为专家董事,在中国企业界和咨询界享有极高的声望,曾获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十佳人物”,被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评为“十大值得尊敬的管理咨询专家” 。
展开
内容介绍
时代华纳为何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时代华纳成功并购的秘诀是什么?本书通过解读时代华纳的发展历史,了解这个传媒帝国的各家前身企业及其并购的大致历程;通过感悟时代华纳的领导人,领会到时代华纳屡次化险为夷、引领时代潮流的原因;通过解析时代华纳的业务产品特征和营销特点,纵览时代华纳庞大的传媒业务体系和产品业态互动的独特推广方法;通过分析时代华纳的资本运作、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了解其企业内部现状和在并购后的融合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展开
精彩书摘
1993年,我主持编写了近千万字的一套丛书《现代管理制度•程序•方法范例全集》,那时中国的许多企业正处于婴幼儿期,需要的是成长的ABC。那套书所提供的世界优秀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与规则,为中国企业构建成长的治理框架与基本管理体系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参照范本。同时,以书为媒,我也结识了许多立志高远、极具企业家精神与个性的企业家,如华为的任正非、美的的何享健、六和的张唐之。因为书,这些渴望成长的中国企业家将我们这些作者当成了管理专家,我们这支编写队伍也从此步入了咨询行业,不经意中成了所谓的管理咨询专家。弹指间,2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都已步入知天命之年,而中国的企业也完成了成年礼。当年的小企业,如华为、联想、美的,已达到了千亿的量级。今天,中国已经有100多家企业进入了《财富》500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除华为等少数几家企业,绝大多数进入《财富》500强的中国企业,实则是“500大”。我们的许多企业依靠硬扩张模式(粗放式的资源投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环境的漠视与破坏、对产业价值链的压榨、靠垄断或国家行政力量的整合)完成了量的积累,但全球竞争能力明显不足,人才、技术、品牌与管理的短板及软实力的缺陷,使我们的企业陷入了“肥胖而不强壮”的尴尬境地。
中国的“500大”如何走向“500强”,中国的中小企业中如何涌现更多的世界级企业,这既是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竞争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从事管理学研究与咨询的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世界级企业的软实力来自哪里?世界级企业是如何炼成的?这正是本套丛书所要致力于探索的。那么,应当如何从企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窥探世界级企业成长之路,揭示世界级企业成功之道,勾勒世界级企业的成功地图呢?为此,我们将研究的方向设定在世界级企业最佳实践标杆的研究上。管理就是实践,实践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但我们这些作者没有亲身在世界级企业实践过,如何去探索世界级企业的内在成长规律呢?这是在打算编撰本套丛书时最让我们困惑的。一次,在与一位从事军事情报工作的老将军喝茶聊天时,老将军谈到,其实80%的情报都来自对公开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老将军的一句话使我们茅塞顿开。如果我们能用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对世界级企业的公开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求实的考证,我们同样可以从世界500强企业的公开资料中发掘出它们成功的奥秘。本套丛书正是采用标杆研究与基于个案的深度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大规模量化数据与翔实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卓越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管理成功要点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剖析,重现企业成长轨迹,探寻企业成长机理,从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领导力、技术与研发、业务流程、产品与市场管理、供应链与价值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文化、财务运作与资本管理、知识与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全面而立体地透视世界级企业的内在治理与管理体系,从中探寻企业做大做强的真谛,解读企业成长规律,为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现实的最佳实践标杆。与其他介绍世界级企业的书籍相比,本套丛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在内容构架上,我们将纵向的企业发展历程与横向的若干经营管理维度相结合,力求为读者呈现一幅立体的国际级企业的卓越实践图景。这样,既从时间线条上体现了企业发展的历史纵深感,又从企业各个经营功能的角度突出了实践解析的深度。
其二,我们从一开始就把丛书定位于从第三方研究者的中立视角,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向读者呈现企业的管理实践,这就与常见的由企业家自己或者专业媒体记者撰写的传记性、故事性书籍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通过大量的客观数据、制度文本和管理事实,更加具体且直接地描述企业到底是“如何做”的。因为我们相信,在当前阶段,中国企业在进行标杆学习和借鉴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于知道别人“做了什么”(what),而更应深入地了解怎么做(“how”)的过程与内涵。
其三,为了尽可能实现以上的定位目的,我们在研究的方式方法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在素材收集方面,除了对公开发布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精耕细作的核实与梳理,在保证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前提下,我们还就一些可以获得的规范性制度文本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其中很多原文资料是首次被转译为中文介绍给我国读者,以供企业能够更方便地了解和借鉴。
其四,在对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细致解析和充分介绍的同时,我们还从一个整体性视角提纲挈领,对各家标杆企业的“成功地图”进行了提炼性的构建,从纷繁的管理行为中抽离出那些对企业成功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管理实践,并理清这些成功实践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匹配关系,从而描绘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管理图谱。我们把这部分提炼性的内容作为绪论放在了每本书的前面,以使读者能够首先建立起对标杆企业的全面了解,进而根据需要和兴趣在其后的相关章节展开更具体的阅读。
最后,在对企业的各种管理实践进行原原本本呈现的基础上,我们一反作为学者喜欢“发表议论和观点”的职业常态,刻意在书中省略了“评论性”的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更愿意把思考和判断的空间留给读者,我们相信,任何企业所构建的战略要求和面临的管理问题,往往都是独特而具体的,所以应该鼓励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者们带着自己的视角、思考和问题,有借鉴、有批判地审视和学习国际级企业的经营实践。我想,这也切合了这套丛书来自实践、尊重实践并归于实践的原则和逻辑。
也正是在这种尊重实践的原则和意义上,我们需要再一次强调,标杆学习不是生搬硬套地“克隆”,也不是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在学习国外经验的时候,我十分推崇任正非先生的观点,即“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对于一些国外先进理念和实践,我们只有先“僵化”地老老实实地学习,将其精髓掌握后,再加以优化,最后固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能不求甚解,以中国特色或企业特色为借口,将好的东西先改得零七八碎,最后学了个空架子,只有花拳绣腿。管理是实践,管理要解决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形式主义害死人;同时管理创新是一个持续改善和积累的过程,管理创新是70%的积累加30%的创新,没有最佳实践的积累和学习就谈不上管理创新。
当然,我们现在选择的都是国外的世界级企业的优秀实践,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对中国的世界级企业进行探索。让中国的世界级企业成为全球的最优标杆,让世界不仅能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受益,而且能从中国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中受益,这才是中国企业对世界的贡献,是中国企业家的光荣与梦想,是我们这一代管理学人的使命与责任。

彭剑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展开
目录
绪 论 / “时代”影响力的秘密
0.1 企业发展历程:传媒集团的强强联合
0.2 五元素造就传媒帝国影响力
0.3 企业面对的挑战与隐忧:社会与客户双向要求下的难题
第1章 / 时代华纳集团的发展历程——不断“超越”的并购史
1.1 时代公司:从《时代》周刊杂志到时代巨头的美丽蜕变
1.2 并购传媒娱乐业巨人华纳传播:奠定时代华纳基石
1.3 并购最赚钱的特纳广播公司:为时代华纳锦上添花
1.4 联姻互联网传奇美国在线:强者联盟
1.5 拆分美国在线:繁华散尽后的回归
第2章 / 时代华纳治理的“大家庭”:在磨合中前进
2.1 并购足迹中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之痛
2.2 时代华纳“大家庭”现在的结构
2.3 时代华纳董事会人员和高管薪酬
第3章 / 滚动式发展的主导角色:铺就传媒帝国之路的指引者
3.1 时代“巨人”亨利·卢斯:梦想比现实更重要
3.2 华纳传奇的奠基者华纳兄弟:“我们”共创的事业
3.3 华纳帝国的缔造者史蒂夫·罗斯:成功的“奸商”
3.4 特纳广播公司的继承者泰德·特纳:另类的商业传奇
3.5 美国在线首席执行官凯斯:与生俱来的“创业意识”
3.6 时代华纳权力“霸主”杰瑞·李文:30年的“上帝之手” 传奇
3.7 重振时代华纳的杰夫·比克斯:现任首席执行官的业绩神话
3.8 领导人继任保障:时代华纳全球高管招聘计划
第4章 / 借资本之力,实现业务“放”“缩”之道
4.1 依托并购,促进业务之“放”
4.2 基于整合,达成业务之“缩”
4.3 时代华纳的财务情况
第5章 / 并驾齐驱的产品魅力:领衔时代,创造潮流
5.1 四领域产品的领衔优势:齐头并进
5.2 时代华纳产品核心力秘诀:三管齐下
第6章 / 时代华纳品牌和营销:让世界都知道
6.1 时代华纳的品牌产权管理:标识保护与严谨授权
6.2 时代华纳的品牌全球推广步伐
6.3 时代华纳“八联动”营销组合
6.4 整合营销典范:多媒体相互借力,消费者多种体验
第7章 / 时代华纳的“人”“文”:碰撞、融合之旅
7.1 时代华纳的文化变迁:“新”“旧”文化的传承、冲突与融合
7.2 整合后时代华纳文化模式的“七要义”
7.3 时代华纳的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才的先行开发
第8章 / 时代华纳的信息技术
8.1 技术推动产品进步
8.2 时代华纳的信息管理:时代华纳商务出版公司图书配送中心
第9章 / 时代华纳在中国
9.1 时代华纳的中国开辟之路:波折中前行
9.2 时代华纳、新闻集团“中国之路”对比:一样的梦想,不一样的结果
附录1 耐克主2009年决定的关于董事会的政策
附录2 梦想与现实同路———华谊兄弟欲打造中国的“时代华纳”
附录3 传媒行业的经纪人与经理人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和声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