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做成就孩子的治愈系妈妈:如果妈妈像疗愈师那样和孩子游戏、对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777746
  • 作      者:
    (韩)李林淑著
  • 出 版 社 :
    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爱发脾气、有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人际困难……

  &孩子的问题不必都向疗愈师、专家求助,

  &游戏、对话,一本妈妈们可以即学即用的疗愈手册。

  &不做问题的制造者,做强大的治愈系妈妈!

  &一本在韩国乃至全亚洲具有开创性的著作!

  &发现母性中天然的疗愈力!重新定义妈妈的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林淑,

  1963年出生于釜山,成均馆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毕业后一直作为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和沟通专家活跃着。在各大咨询中心和学校、社会机构中利用图画书对孩子进行读书治疗,同时担任读书治疗研究所所长职务。2013年其作品《孩子在慢慢长大,父母们却在说同样的话》当选文化体育观光部选拔的优秀教养图书。此外代表作品还有《妈妈的读书治疗》《让我家孩子喜欢学习的学习问题》《婴幼儿读书训练》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妈妈们无疑是爱孩子的,但遗憾的是在生活中频繁给孩子造成心灵伤害的恰恰也是妈妈。一旦伤害累积成心疾,妈妈们首先想到向心理疗愈师和专家求助,但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本书详细阐述了作为妈妈适合做孩子贴身的心理疗愈师的理由及时间、地点、心态方面的准备,并列举了针对坏脾气、爱吵闹、有攻性、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人际困难、忧郁的孩子的妈妈行动计划,以游戏和对话为主要方式,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合所有妈妈阅读和参照。希望通过本书,使妈妈们照见自己教养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并重新找到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与孩子共同进步!

展开
精彩书摘

  治疗师与妈妈所说的话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做相同的游戏,治疗师却能达到治疗的作用。治愈性的对话并不简单,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够引起孩子微妙的内心变化,甚至慢慢改变孩子的行为。所以妈妈所说的话不同,孩子的反应也会不同。

  比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如果别人喊了一声“喂!”大部分人会不高兴地回一句“怎么了?”而如果别人只是“啊!”了一声,大部分人都会说“对不起”。所以如果妈妈看到了孩子不好的行为就马上喊“喂!”那么孩子的行为不是毫无改变就是更严重。所以说虽然会很生气,但也要努力用“啊!”的方式来表达。下面来进一步了解治疗师所使用的对话方式有哪些是适用于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吧。

  治疗师的治疗对话技巧——发自内心地进行对话

  ☆用真心去对话

  诚实的对话往往对孩子更有帮助。例如,明明生气了却还假装不生气,不如诚实地告诉孩子虽然自己生气了但为了你还是忍住了。

  伤心就要说出来,并告诉孩子伤心的原因。因为,如果孩子知道家长所允许的范围后,会更加清楚自己该如何去做。“妈妈希望你能够学习这些,妈妈担心你会成为一个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人。”诚实地说出来。不是发自真心的话对孩子是行不通的。

  “你到底是有多想看电视啊,好吧,你就看够了再做作业吧。”希望妈妈们不要抱着“看你能看多久”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因为结果显而易见。

  “很想看电视吧,妈妈可以等你30分钟。”这样说孩子就会明白妈妈所想要的是什么,并明白极限在哪里。

  ☆充满关心的行为和语言

  与孩子对话时,身体要尽量向孩子倾斜,并与孩子对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如果能够面带笑容温柔地对视就更好了。“嗯,好的好的,妈妈明白”,如果家长在对话时能够给予这样的反应,孩子会更想要表达。所以我们要认真地对待孩子,就仿佛世界上只有你和孩子两个人。孩子受到安慰和鼓励后,也会对妈妈更加信任。很多妈妈喜欢边做家务边和孩子说话,或者背对着孩子说话,这样做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孩子根本听不清,而妈妈还自以为孩子听清了却不去做,从而大发雷霆。

  ……

展开
目录

&  前言/ 001

&  Part 1伤害已成习惯/ 001

&  Part 2每天30分钟——妈妈的心理治疗/ 029

&  Part 3引向治愈与成长——妈妈的心灵指导/ 057

&  Part 4帮助孩子自我疗愈/ 20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