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之间的康定土司:清末民初末代明正土司人生史》:
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教派,也称为未改革教派,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个从印度到西藏传播佛教的莲花生大师,其主要特点之一是教义法术中掺杂了不少苯教的内容,并且宁玛派的传播形式较为松散,没有形成强大的中心寺庙与支寺相结合的组织系统,统属关系并不严格。萨迦(花教)、噶举(白教)派等被称为半改革教派。15世纪初,宗喀巴举起宗教改革的旗帜,在原有噶当派的基础上,创立了戒律更严格、更为理性化和系统化的格鲁派(黄教)。到17世纪中期,在五世达赖与和硕特蒙古人的联合推动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格鲁派一举成为西藏势力最为庞大的教派,并且积极扩大寺院体系,扩充僧民人数,扩张政教版图,试图把康区也纳人格鲁派一体化的进程中。与此同时,西藏原始苯教在佛教的影响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吸收佛教的经典和实践,使自己变成了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黑教)。但苯教的许多固有特征——如巫师作法、血祭等等——顽强地保留了下来,而且在偏远地区仍维持着相当的生命力。
康区东部与藏传佛教的最初接触为时甚早,公元7、8世纪吐蕃王朝占领康区全境时就带来了佛教文明的种子。在佛、苯斗争中失败以后,9世纪中期大量佛教徒从西藏逃往康区,进一步促进了康区佛教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