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沉疴遍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52405
  • 作      者:
    (美)托尼·朱特(Tony Judt)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 《战后欧洲史》作者、阿伦特奖、奥威尔奖获得者托尼·朱特病中写就的遗世之作

  ◎ 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入“全球思想家正在阅读的20本书”

  ◎ 社会民主主义的旗帜性作品,当代重要的思想家送给下一代公民的一份厚礼

展开
作者简介

  托尼·朱特(1948—2010),著名历史学家,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后执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纽约大学。

  1995年,他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欧洲问题研究;1996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并获汉娜·阿伦特奖; 2008年,入选美国《外交政策》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2009年,以其“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得奥威尔终身成就奖。

  托尼·朱特长期为《新共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欧美主流媒体撰稿,并以尖锐的自由主义批评立场成为备受尊重的知识分子,拥有“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之美誉。其主要著作有《战后欧洲史》《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记忆小屋》《未竟的往昔》《思虑20世纪》等。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誉为“短时间内无法超过的伟大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今天生活的方式中有某种根本性的谬误。在《沉疴遍地》中,我们时代最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托尼·朱特揭示了我们是如何陷入面前这个危险而混乱的境地。朱特巧妙地将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凝聚成了使我们能够对当前局面中普遍的不安进行深思,继而从中解脱出来的方式。

  2008年的经济崩溃已经证明,界定战后欧美生活的社会契约——对安全、稳定和公正的保障——不再能得到保障;事实上,它已经不再是公共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朱特摒弃了极右派虚无主义的个人主义和已经原形毕露的社会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表达我们共同需求的语言。要找到出路,我们必须着眼于最近的历史和行动中的社会民主主义:公平的价值应当高于纯粹的效率。

  这本《沉疴遍地》奇迹般地简短、智慧、清晰、充满激情,对过去和现在都有深入的洞见,以睿智犀利的语言指引我们正视社会弊病,重新思索自身的责任。任何对这个世界心存希望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理性的光芒。


展开
精彩书评

  一部小而极具穿透力的作品……如果说《沉疴遍地》读起来有时像毕业典礼演讲词的话,那它也是一篇充满理想主义的演讲词——洗练、冷静,道德论述凌厉严苛。

  ——《纽约时报》


  仔细阅读朱特这部重要的著作,可能会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和关注我们非常需要的声音——一种对公共信念的道德视野和语言。

  ——约翰·凯恩  雷吉斯大学宗教研究退休教授


  《沉疴遍地》是一篇政治道别词,浓缩了托尼·朱特对20世纪历史与意识形态之兴衰存亡的毕生思考。……他将自己的广博智慧统统写进了这本篇幅短小的书中,而我们亏欠他太多感谢。

  —— 乔治·西亚拉巴  著名评论家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周围,我们能够发现,个人财富达到了20世纪初期以来前所未有的程度。多余消费品的使用——住房、珠宝、汽车、服饰、技术玩具——在上一代人中大大增加了。在美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金融交易取代产品生产和服务业,成为私人财富的来源,歪曲了我们赋予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的价值。富人,和穷人一样,是一直和我们一同存在的。但是,相对于所有其他人,今天他们比我们记忆中的任何时代都更加富有,更加显赫。私人特权容易理解,容易解释。而要揭示我们所陷入的公共泥坑有多深,却是相当困难的。
  私人富有,公众泥坑如果大部分成员都贫穷而悲惨,没有一个社会能够繁荣幸福。
  ——亚当·斯密
  贫穷是一个抽象概念,即使对穷人也是如此。但集体贫穷的症状,却在我们周围四处可见。残破的高速公路,破产的城市,倒塌的桥梁,破败的学校;失业的,工资不足的,没有保险的:都表明一种集体性的缺乏意志。这些缺点早就变成了一种流行病,以至于我们已经不再知道怎么谈论出了什么问题,更别说开始解决这些问题了。但是,有些事情完全不对。即便美国在阿富汗这个全然无用的军事行动中投入几百个亿的预算,我们对任何为社会服务和基本建设增加公共开支的想法,还是感到烦躁不安。
  要理解我们陷入的这个泥坑有多深,必须首先衡量我们所面临的变化的广度。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社会都变得不再那么不平等了。由于有了累进税、政府补贴穷人、提供社会服务和对极端不幸提供的保障,现代民主正在摆脱极端的富有和贫困。
  可以肯定,大差别还是存在的。基本上是平均主义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更加多样化的南欧社会依然是截然不同的;大西洋世界的英语国度和大英帝国,仍然继续反映出长期存在的阶级差别。但是,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愈来愈不能容忍极端的不平等,开始运用公共条款来弥补私人的不足。
  在过去这三十年中,我们把这一切都抛弃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不同的国家所指有所不同。最极端的私人特权和对公共事务的冷淡是在美国和英国:这里是热心于放松管制的资本主义的大本营。尽管彼此远隔的国家如新西兰和丹麦、法国和巴西都时不时表现出一些兴趣,但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比得上英国和美国那样,三十年来一直不变地专心致力于瓦解几十年来的社会立法和经济监督。
  2005年,美国21.2%的国民收入属于仅为1%人的收入。比较而言,1968年,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挣得的工资和福利,相当于一个普通通用汽车公司雇员的六十六倍。今天,沃尔玛的总裁的收入,是他一个普通雇员工资的九百倍。事实上,沃尔玛创始人一家那一年的收入,据估计(九百亿美元)相当于美国40%最下层人口(一亿两千万人)的总收入。
  就收入、财富、保健、教育和生活的机会来说,英国现在也比20世纪20年代以来更加不平等了。英国的穷孩子比欧盟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1973年以来,拿回家的薪水中的不平等,在英国也比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增长更大。1977到2007年之间,英国创造的新工作,要么是在薪阶的最高端,要么是在薪阶的最低端。
  后果很明确。代际流动崩溃了: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相比,英国和美国的儿童很难指望在他们所出生的环境基础上有所改善,穷人继续穷下去。绝大多数人的经济弱势,意味着健康欠佳、失去教育机会,和越来越严重的众所周知的抑郁症的症候:酗酒、肥胖症、赌博和未成年人犯罪。失业者或就业不足者失去他们本来掌握了的技能,慢慢地变成经济所不需要的赘余。焦虑和压力,更何况疾病和早逝,经常接踵而至。
  收入差距使这些问题更加恶化。因此,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美国和英国与收入密切相关,而在所有欧洲大陆国家,这两项指标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信任,亦即对我们的同胞的信任,也和收入差别呈负对应关系:1983到2001年之间,美国、英国和爱尔兰的不信任程度明显增加,而正是在这三个国家中,不受管制的个体自我利益被最刻意地应用于公共政策之中。别的国家中,找不到类似的相互不信任的增长。
  ……
展开
目录

简介 给困惑者的指南

第一章 我们现在的生存方式

第二章 我们失去的世界

第三章 政治之不可承受之轻

第四章 告别这一切?

第五章 怎么办

第六章 未来的形状

结论 社会民主主义中的生机与糟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