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常态下的心常态:让我们习惯增长的“极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424185
  • 作      者:
    杨英杰等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新常态,对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何认识,如何理解,理论界和社会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杨英杰等著的《新常态下的心常态(让我们习惯增长的极限)(精)》一书,依据中央精神对此做了比较通俗的解读和阐释。如何认识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本书依托中央经济工作会首次提出的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特征,紧紧围绕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逻辑思路,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实践对策等等,做了较为深入浅出的阐述。

展开
作者简介
  杨英杰,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著有《金融发展中的中国货币需求活动研究》《改革为什么这么难》《包容性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共反腐为什么能》等。现任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经济的危险到底在哪里?可能的引爆点又在什么方位?杨英杰等著的《新常态下的心常态(让我们习惯增长的极限)(精)》以问题为导向,详细排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隐患和地雷,剖析其中诱因,探索解决途径和办法。特别是对经济新常态下是否可能出现增长的“极限”,克服增长“极限”的出路在何方,作了理论和实证、历史与现实的深入分析,引领读者深刻反思中国三十余年改革开放进程的成就和经验,当前的瓶颈和困难,乃至未来的希望和走向。
  经济新常态阵痛期转型升级闯关,应对十三五结构性改革历史挑战,必须摆脱原有的心态,为新的体制机制奠定价值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2015年年初,一则关于大陆游客赴日抢购马桶盖的新闻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据报道,日本温水洗净马桶盖成为国人赴日采购清单的首选,有人甚至一次买两三只带回国。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中称:“这款马桶盖一点也不便宜,售价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它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的‘痛点’是,它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日本所产的马桶盖人气如此之旺,令日本厂家倍感意外,甚至后悔未曾做好准备,以至面临断货窘境。据悉,除了马桶盖以外,我国游客在日本还大量抢购纳米水离子技术的电吹风、比普通钢材耐磨60倍的陶瓷刀具、双层真空保温杯、婴儿手推车等生活用品。在日本的免税店,一上午就有十几辆大巴满载中国游客专程来采购。1万多元人民币的电饭煲每天卖几十台,买主80%来自中国。中国游客的“疯狂”抢购导致日本百货商场销售额出乎意料的创出历史新高,日本商场销售员还称:“要是没有中国人,日本的旅游业就无法生存!”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居民2014年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赴日旅游缘何抢购马桶盖?究其原因,还是日本的坐便器质量、性能比较好,同时价格比国内的要便宜得多。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曾坦承,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产品的质量存在差距,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马桶盖”现象作了回应,再次引发网民广泛关注。对于“出国买马桶盖”问题,总理表态:第一,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反对贸易壁垒,因为“消费者有权享有更多选择”:第二,中国企业要升级,如果国内也有相同质量的产品,应该更有竞争力。“起码能为消费者省下机票钱!”之所以一个小小的马桶盖能使总理如此重视,原因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未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愈加重要。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释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会议指出,从消费需求来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新常态”不同于以往相对稳定发展状态,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西方危机过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不同,是30多年高速增长后的稳定换挡,是进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许可的正常运行区间新阶段的标志,是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新时期。我国正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而消费主导的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是向新常态平稳过渡的主要路径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消费之于经济增长要理解消费协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要了解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出口一进口,若使用支出法计算GDP,那么该等式又可以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如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的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和个人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反映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大需求的结构状况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制定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支出法GDP为640796.4亿元,其中最终消费支出328311.2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95022.3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7462.9亿元。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2%、48.5%、1.3%,三者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为3.7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马桶盖”之下的消费——创新供给激活需求
第一节  消费之于经济增长
第二节  最终消费率下滑不可持续
一、最终消费率呈下滑趋势
二、最终消费率下滑不可持续
第三节  创新供给激活需求
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
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创新供给激活需求
第二章  “铁公机”之旁的投资——把握新的投资方向
第一节  投资之于经济增长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二、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作用
三、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对运动规律
第二节  总投资率高位难以为继
一、投资规模
二、投资规模调控的必要性
三、投资结构
四、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五、投资效益
第三节  把握新的投资方向
一、确定合理投资规模的原则
二、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
第三章  “富士康”之外的出口——培育新的比较优势
第一节  出口之于经济增长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二、出口的经济效应
三、我国出口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传统出口比较优势不复存在
一、什么是比较优势
二、我国比较优势的断档风险
第三节  培育新的比较优势
一、升级传统廉价劳动力优势为新人力资本优势
二、培育重点行业资本技术新比较优势
三、培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新比较优势
第四章  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化趋势
一、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研究
二、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和趋势
第二节  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的形成原因与微观基础
第三节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一、世界主要国家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特征
二、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对策
第五章  未富先老与经济空心化——创新驱动发展转向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空心化
一、人口老龄化
二、经济空心化
第二节  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一、 破除限制身份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
二、 创新高校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三、借鉴德国经验,改革职业教育体系
四、把握基础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
五、优化政府的教育投资结构
第三节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思路
第六章  诸侯割据与重复建设——亟需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第一节  市场分割与地方竞争
一、市场分割与地方竞争的实质及影响
二、市场分割和地方竞争的原因
第二节  市场竞争新特质弱化市场分割边际效益
一、市场竞争新特质——质量型、差异化
二、市场分割边际效益弱化
第三节  经济一体化需要建设统一大市场
一、统一市场的特征——统一透明、有序规范
二、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必要性
三、建设统一大市场的举措
第七章  穹顶之下的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绿色发展新方式
第一节  资源环境约束已到极限
一、单位GDP能耗
二、资源环境的过冲
三、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科技创新驱散发展“雾霾”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三、新能源汽车——以创新、环保定义“豪华”
四、科技创新化解产能过剩
五、全面推动各项创新举措
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更多扶持中小企业
第三节  制度建设保障绿色发展
一、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
二、新常态下绿色化的产生和发展
三、新常态下必须依靠制度性的改革和创新
第八章  高杠杆与泡沫化的经济——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第一节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地方债务成因分析
二、地方债务风险分析
三、建立地方债务的预警机制
第二节  化解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
一、解读中国房地产泡沫
二、房地产泡沫化的形成机理及隐藏的风险
三、化解房地产泡沫风险
第三节  降低金融系统高杠杆风险
一、理性看待金融系统高杠杆
二、地方债务、房地产行业与金融系统高杠杆风险
三、降低金融系统高杠杆风险
第九章  逼仄的宏观调控空间——漫灌式向精准定点式转型
第一节  全面刺激政策不合时宜
一、四万亿等政策造成遗留问题具有前车之鉴
二、 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突出,低水平重复与高新产业不足并存
三、当前房地产业总体供给过剩,需逐步消耗现有库存
第二节  财政政策精准发力
一、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
二、有针对性地增加财政支出
三、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三节  货币政策定向调控
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
三、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