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失衡的财富天平:中国贫富分化的困境与出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116998
  • 作      者:
    网易财经中心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网易财经,新闻报道以内容整合、网友互动、主动出击为核心链条,为网友提供宏观、股票、商业、理财等财经领域的终结式报道;依托网易强大的的技术优势,提供实时的全球金融市场数据更新和实时解读,并提供操盘建议,挖掘投资机会。
展开
内容介绍
  历经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在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背后,贫富差距问题再一次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引起了激烈的探讨与争论。
  贫富天平的失衡是近几十年来的全球趋势?未来的财税体制和货币政策应如何进一步改革?人民币加入SDR、新城镇化建设等契机能否帮助中国缩小贫富差距?
  周其仁、陈志武、郑永年、丁学良、胡祖六等近20位来自学界、商界的人物将共同剖析贫富差距的现状与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
展开
精彩书评
  如今各个产业的资源配置被扭曲的程度,比1980年前后还要严重。不能仅限于去调节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治本的办法就是让市场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尽量控制住,关到笼子里。
  ——陈志武/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

  中国差不多还有两亿贫困人口,也就是说中产阶级还不够壮大,底层的贫困人口还很多,应该说这是中国的一个当务之急。
  ——胡祖六/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贫富分化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说中产阶级不能造就了,中国要进行社会改革,要把四块做好: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公共住房。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展开
精彩书摘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全球趋势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全球化加速贫富差异
  2014 年10 月中旬的,瑞士信贷银行发布了一篇《2014 年全球财富报告》。这篇报告显示全球财富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8.3%,达到了263 万亿美元,刷新了历史纪录;但是在全球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全球的贫富差距都在进一步拉大,因为报告显示,全球1% 的人口现在拥有全球近50% 的财富。
  事实上,贫富差异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最近有一本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Thomas Piketty)写的著作,名叫《21 世纪资本论》,西方世界包括我们亚洲大家都在看这本书。这本书指出,从长历史来看,财富差距拉大是一个大趋势,其实财富差异在任何时代都存在着,有大有小而已;这一波的财富差异主要是全球化造成的,全球化给少数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并没有给更多人带来财富,有些人更是成了全球化的受害者,越来越穷。
  全球化给了资本无限的机会、无限的自由,资本流向可以赚钱的地方,但是赚来的钱呢,还是归资本所有,像皮凯蒂所说的劳动所得是很少的一块。对西方世界来说,中产阶级是以前传统产业革命的产物,现在这一波全球化所造成的产业革命使得中产阶级成为“夹心饼”,西方世界的中产阶级所占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小。
  政府要生存,但是政府对资本不能征收很高的税,因为资本是可以流动的,一对资本征收很高的税,它就跑到其他国家去了,于是只能向中产阶级征税,中产阶级本身就已经很麻烦了,还得承受着高税收。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结果呢?原因出在现在的经济结构上。
  现在的经济结构就是富豪经济,经济结构中少数人是富豪,大部分人是比较穷的人。随便举个例子,今天大量的富人产生在金融行业、信息技术(IT)行业。因为过去传统的金融行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产生了很大一批经理人,于是中产阶级就很大。反观现在的金融行业,你到华尔街去看看,一个投资人、几个投资合伙人,再配上一大批的电脑就行了,所以金融行业能产生很少数的富豪,但是产生不了中产阶级。
  包括IT 产业也是一样的,IT 产业中少数人非常富裕,大部分人还是不富裕,因为现在大部分雇用的人所需要的知识水平不用很高,像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少数人很富裕,底层员工只解决了就业问题,维持生计估计也没问题,但是要成为中产阶级就比较难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全球化,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全球性的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愈演愈烈。而对中国来说,我觉得问题更大,因为就世界经济史来看,国家早期经济起飞,开始发展之后,它的收入差距本身就会拉大,这也是中国的特点,再加之中国又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的动力。所以我觉得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对中国的挑战更大,这既有传统的因素,又有现代化的因素。
  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趋势会一直进行下去,因为全球的产业结构就是这样的。对于现在的金融产业,在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对整个西方、整个美国和华尔街都很愤怒,甚至发生了占领华尔街的运动,但是也不了了之。除非现在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如果不发生变化的话,这种现象一直会持续下去,但是我看不出现在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会马上发生很大的变化。
  缺乏社会保障,中产随时可能变穷人
  我们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中产阶级比2000 年翻了一番,已经占据全球中产阶级数量的三分之一了,是非常大的数额,中国目前也是全球拥有中产阶级最多的一个国家。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中国的中产阶级社会正在形成呢?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中产阶级是怎么定义的。一些报告将年收入在1 万至10 万美元的人归为中产阶级,但光是根据一个年收入,其实是不牢靠的。我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没有那么大比例,当然中国中产阶级的绝对数量还是很大的,毕竟中国人口基数大,但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所占的人口比例却很小。不久前,我跟专门研究社会阶层、中产阶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副院长讨论过,我们说中国的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比例其实连30% 都不到,只20% 左右,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在亚洲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日本、亚洲四小龙。它们在经济起飞二三十年后,其中产阶级所占的人口比例达到了75% ~ 80%,正如李光耀先生所说的“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所以,我觉得亚洲的东亚模式不仅仅如世界银行所说是一个经济奇迹,更是一个社会奇迹,因为它把中产阶级做大了,消灭了贫穷。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比日本、亚洲四小龙还快,但是我们的中产阶级比例为什么只占到百分之二三十呢?中国中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大,但是占总体人口比例太小,这就是中国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根源。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没有制度保障。你也许有钱,但是你买了一套房子你就变成了房奴;生了小孩,小孩上学了,你又成了孩奴;如果家中有一个人生了大病,没有好的医疗保障你几乎可以倾家荡产。所以,中产阶级光靠财富来衡量是绝对不正确的。
  我看过很多报告,在很多西方人做的报告中,都是只从收入这个方面来衡量中产阶级,这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从制度方面来衡量,尤其是制度保障方面。中国今天的中产阶级,明天可能就会变成穷人。
  制度保障,主要是四块: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公共住房。没有这四块保障,中产阶级根本不牢靠。随便举个例子,2011 年中国政府对贫困线做了调整,提高到年人均纯收入2300 元人民币,中国的贫困人口马上增加了3000 万。如果按照世界通用水平,每人每日收入2 美元的话,那中国的贫困人口又会增加很大一部分,中国政府实际上也是承认的,就是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穷人太多,只有顶端少数人是富裕的,只占1% ~ 2%,中间的很小,下面一块太大。这就是为什么中共十八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分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因。我个人觉得,中国共产党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建成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
  消灭贫困比缩小贫富差距更重要
  贫富分化确实存在,但是这并不是说中产阶级就不能造就了,我自己一直在主张,中国要进行社会改革,要把我刚才所说的四块——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公共住房做好。我在新加坡工作,新加坡的贫富分化跟中国一样,甚至比中国更严重,但是为什么新加坡没有穷人?因为新加坡的制度保障做得很好,中产阶级占比很大,虽然有25% 的人比较穷,但这里的穷是相对的概念,在新加坡没有人要饭,也没有人住不起房子,至少有80% 的老百姓都住在政府的组屋里,又加上医疗、教育方面的保障,只是现金收入少一点。新加坡实行的就是保底不封顶,不封顶意味着鼓励更多的人去赚更多的钱,有了企业政府才有税收,有了企业家百姓才能有就业,但是政府要做好保障工作,要把社会保护好,社会稳定了,商业才能正常运行。
  我们要正视财富分化这样一个情况,从人类历史上看,没有一个社会是完全公平的社会,任何社会都有财富分化,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我觉得,财富分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只是取决于财富分化的程度有多大,并不是说中国未来一定要变成一个人人平均的社会,这是不可能的,是乌托邦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把贫富分化控制在老百姓可以接受的程度。
  今天的中国面临两大移民危机:一个是财富的移民,一个是高端知识人才的移民。这很麻烦,因为财富跟人才,这两种东西任何国家都需要,并且任何国家有了这两种东西,发展就有了保证。另外,还有两种东西哪一个国家都不要,也移民不了,就是权力跟贫穷,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护它的财富,不能保护它的人才,只留下权力跟贫穷的话,这个社会就很可怕了。我是非常担忧的,中国的财富流出去很快很多,这方面有很多的报告和的估计,人才也是一样。当然我们国家也在吸引很多的人才,比如“千人计划”,各种不同的学者都有,但是很多高端知识分子还是在流走,这值得我们注意。
  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那么快,中国的中产阶级占比却那么小?一方面,当然跟财富分配不公有关系;另一方面,我认为跟财富流走也有关系。我一直在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越来越高,我们的财富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呢?一个国家的青山绿水、地下的宝藏、好的空气、国民健康的身体,这些都是财富,我们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变成了GDP,但GDP 只是一个流量,没有好的制度保护,GDP 就流走了。中国的财富通过“唯GDP 主义”转换成了GDP,GDP 保护不住又流向海外去了,变成了其他国家的财富,我们的财富便在加快地流走。
  其实财富以及人才可能也都是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因为这两种东西都是全球化的,是流动的,不像以前在不开放的情况下,不能走。在现在全球化的状态下,政府管不住,要走就走了,这也是各个国家政府之间的一个竞争,看谁做得好,能吸引来财富、人才,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大家都用脚投票。中国一直在推进改革,总体来说我觉得从20 世纪80 年代、90年代,到21 世纪中共十八大至今,改革在每个阶段都有,但是改革的质量在变化。学术界公认,80 年代的改革质量非常高,90 年代的改革质量也很高,但是进入21 世纪以后,改革的效果不那么明显了,有问题了。
  什么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前期的改革是包容性的改革,这种改革所带来的红利,是大部分老百姓都能享受得到的;而后期的改革,是一种不那么包容性的改革,改革的成果被少部分人享受了,大部分人享受不到。
  无论是80 年代的改革还是90 年代的改革,改革的设计者都有大局观念,而进入21 世纪以后的改革,主要是谁在改革的问题,利益集团长大了,掌握了改革的话语权,问题比较麻烦。这种改革到了中共十八大之后有了很大的改观,三中全会的300 多项改革内容、四中全会的180 多项改革举措,这些改革又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新的期望,真当是全面深化改革,我希望这些改革跟以前的有些改革不一样,是能让社会的大多数受惠的那种改革。
  ……
展开
目录
失衡的财富天平
前言
第一章 经济增长背后的财富天平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全球趋势 郑永年
中国基尼系数高不是坏事 甘犁
收入分配的现状 贺铿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小贫富差距 王一鸣
中国应警惕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丁学良
中国经济要做减法 刘世锦
第二章  贫富失衡从财税体制发端
个税征管体系改革完善征税制度 刘尚希
结构性减税实施前景 周春生
新预算法的实施 王雍君
第三章 货币政策难解经济困境
警惕“钱荒”影响中国实体经济 刘利刚
中国应坚决不搞货币放水 梁兆基
人民币加入SDR 带来的发展机遇 鲁政委
第四章 改革应该永无止境
消灭贫困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胡祖六
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 陈志武
非政府组织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润滑剂 丁学良
改革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 周其仁
城镇化能否改善收入差距 李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