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镇化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挑战与契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116653
  • 作      者:
    网易财经中心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网易财经,新闻报道以内容整合、网友互动、主动出击为核心链条,为网友提供宏观、股票、商业、理财等财经领域的终结式报道;依托网易强大的的技术优势,提供实时的全球金融市场数据更新和实时解读,并提供操盘建议,挖掘投资机会。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狂飙突进式的经济增长和基础建设,中国的人口、财富、自然资源以惊人的速度向城市聚集。在突破50%的城镇化率之下,无数百万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拔地而起,创造了世界上的城镇化规模。

展开
精彩书评

  城市只要创造更高的收入,就会集聚更多的人口,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可阻挡。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城镇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我们现在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发展城镇化,需要更大的经济自由。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周其仁

  我们的保障房建设指标原来是一种指令性分配,必须很快地转向每个城市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提出任务。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保障房建设不一定仅是增量的,不一定是“补砖头”的,应该是“补人头”。

  ——国务院参事 仇保兴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讲,我们认为中国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增强了,中国选择继续改革,容忍改革中出现的经济阵痛。我看,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作为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在未来有四个常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 陈准

展开
精彩书摘

  施永青:保障房应由独立组织分配

  取消预售压房价适得其反

  2012 年8 月23 日,山东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房地产调控工作会议释放消息称,要在山东省全面实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开发项目,开展商品住房现房销售试点。此前,广西曾在2010 年1 月表示,要选择南宁作为试点推进现房销售,但很快这一计划便告夭折。

  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以前在香港也有过类似的做法,它不是完全取消预售,而是要求开发商晚一点开售。就是对开发商预售时房屋的建设进程有要求,本来建好了地基就可以预售,有一段时间就要求完工之前半年才可以开盘,这样就延后了预售的时间。当时香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相信内地可能也有这种想法,主要是每一次开盘就迎来炒风,一炒楼价就升了,政府不想看到楼价上升,就不许开盘,要延后开盘。但是以前这种措施在香港实施过之后,证明是很失败的。因为不许开盘的结果就是,市场里面的客人饿得更厉害了,一开盘也就抢得更厉害了,效果适得其反。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个好办法,相反,应该允许提早开盘,这样市场里供应的房子就多了,开发商之间要抢客人,价钱就会便宜一点。

  另外,这种做法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降低了资金运用的效率。社会能不能发展得更快,跟资金运用的效率很有关系。如果允许早一点开盘,那开发商就可以早一点把钱收回来,这样他就可以提早计划,去准备做新的投资,用少一点的资金也可以做更大的开发,对企业来说当然有好处,对社会来说也有好处。除非现在市场里的供应量已经太大,要减少建设过度,那就要降低开发商的营运能力。但是依我看,在中国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情况,有一些城市的确是开发过量,比如内蒙古的有些城市,人口也不多,建出来的新房子比当地的人口还要多,这就是一种浪费。在这种地方可以不许开发商投资太多,减少其投资能力,这是对的。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如果还要继续城镇化,还要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城市里去的话,那么有些城市的房子本身不足够,则应该要帮助开发商好好地利用他手上的资金,去建设多一点的房子给搬到城市里的农民,所以每一个地方应该有所不同,不应该全国一刀切。

  房地产市场调整还不够

  到2012 年为止,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已经进行了三年之久。在中央政府旗帜鲜明的严控态度之下,地方政府的微调冲动也屡有出现。受此影响,2012 年8 月,全国100 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38 元/ 平方米,环比7 月上涨0.24%,这是自2012 年6月止跌后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涨,其中63 个城市环比上涨,37 个城市环比下跌。

  其实中央也看到最近经济的形势不是太乐观。最大的问题出在国外,尤其是欧洲、美国等在金融海啸之后,都有了债务问题,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经济衰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购买中国产品的能力就低了,外需不振,我们的经济就遇到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的金融政策已经在改变,2011 年上半年的时候银根一路都收得很紧,又加息、又加存款准备金,但是最近银根已经松了一松,利息也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也少了,这样银行可以支援房地产的钱就多了一点。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2012 年的情况有所改善,因为银行有了钱,就可以贷款给买家,贷款的优惠也恢复了。所以2012 年春节之后,很多开出来的盘业绩已经有所改善,当然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开发商比较面对现实,把价钱调低了。所以现在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不是希望经济好,而是希望经济不要太好,因为好了中央就会收紧银根,不是太好的话,中央还可能松一松。我觉得,2012 年年底的情况会比年初的时候好一点。

  2012 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已经解决了资金链的问题,现在是宏观形势不配合的问题。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单独发展,要经济好的时候,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房地产市场才会有新的需求;也要经济好、生意好,才有人租写字楼,商业地产才会比较蓬勃。如果整体经济不是太好,对房地产行业也不能够冀望太多。我认为,中国房地产已经好了很多年,现在出现一定的调整也是应该的,前一段时间的调整,其实我认为还不够多。

  怎么样才算够多呢?一个是价格基本上跟一般人的购买力相匹配,就是能够买得起房子的人不应该是少数的投资者,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也买得起。只有这样房地产才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单是解决有钱人储存财富的问题,这是最根本的。当然,这样的话房地产的价格就要调下来很多,但这也反映了以前的价格不合理。最好的办法不是价格一下子调下来,而是价格升到这个水平横行,经济慢慢追上来,使价格合理化,这样对经济的冲击比较小。如果房地产的价格一下子掉下来太多,有些买了房子的人可能变成负资产,就是欠银行的钱比他房子的价格还高,那整个社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消费能力、再投资能力都会受到破坏,经济可能收缩,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现象。但是如果任由它只是反映投资者的需要,那迟早也会出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房地产引起的,西班牙的问题大部分也是房地产引起的,所以中国政府要抓紧对房地产的调控,本身不能说没有道理。问题就是一收一放之间,怎么样不把经济弄死,这是高难度的动作。所以现在中央也不是不了解,只是觉得收紧一下,中国经济还是吃得消的。如果2012 年下半年出来的数据真的太差了,我相信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也会松一松。

  房地产信托需加强监管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之下,许多资金链紧张的开发商都选择了房地产信托产品以解燃眉之急。以知名房地产公司绿城为例,2012 年绿城面临超过200 亿元人民币的短期债务压力,其中包括45 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信托贷款。2012 年6 月,绿城先是卖掉了绿城中国24.6% 的股权给九龙仓,融资51 亿港元,而后又转让了9个项目给融创中国,套现33.72 亿元人民币。如此腾挪转移,皆被指出与信托到期有关。据国泰君安的报告显示,2012 年房地产信托总到期规模约为1758 亿元人民币。

  房地产信托,其实是政府要严加管理的一个金融部分,因为有些民间集资以房地产信托的方法去筹集资金,用高利息去吸引人家投资。在香港,没有项目之前是不允许这样去集资的,就是要集资,也得先告诉参与集资的人这些钱是投什么项目,这样他们才可以做决定。现在在内地我看到的是有些人用比较高的利息去集资,集资来做什么呢?就是去支持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但是投什么项目,事前也没有向投资者解释清楚,只是让投资者把钱交给他,让他去投,这是很容易出问题的。付的利息这么高,投的项目一定也是风险很高的,万一投资失败,怎么向广大的老百姓交代呢?吵了起来最后又要政府去承担,所以政府不应该随便让人去搞这种房地产信托基金。

  我了解的情况是,房地产商面临的其实主要是资金链的问题,不是亏损的问题,不是说以前投的项目现在卖出去没钱赚,而是很多项目还没有到可以卖的时间,或者是市场价格不好,不想以这个价钱卖出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他们还是愿意降一点价钱卖出去的。就是说只要时间到了要兑付的日子,就可以逼开发商降价卖楼,就是赚少一点而已。所以,我认为借钱给开发商出大问题的不多,反而是借钱给工厂,现在没有订单,机器、原料也都没有人要,那才是真的还不起,开发商还没有到这么严重的田地。现在只是逼开发商接受跟别人合作,或者是用便宜一点的价钱开盘,我认为出大问题的情况会比较少。

  目前房价已挤出投机水分

  2012 年5 ~ 6 月间,北京等部分城市出现了一波房价反弹的行情。为此,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等8 个房地产调控的相关部门派出督察组,奔赴北京、天津等16 个省市,就房价走势进行调研。督察组认为,只要严格落实现有政策,便能遏制房地产市场全面反弹的压力,因此没必要出台新的调控政策。

  我相信其意思是,在2012 年上半年的时候,房地产价格上升的这个趋势基本已经扭转了,价格不会出现大的调整,更不会大幅上涨。这样,购买力就可以慢慢地追上来,房地产价格跟经济脱节的情况就可以慢慢地减轻。

  其实呢,在中国实施的调控政策已经非常之严厉、非常之全面了,但是效果只能够使房价不再继续上涨,或者出现一些小的调整,这种情况就表明中国的房地产还是有实际需求的,因为现在实行限购,除了刚需,没有人能符合条件去买了。想要买第二套房子,你得付出更高的首付比例以及贷款利息,所以到今天还说中国的房价是投机炒起来的,这就说不通了。如果说2010 年是在炒,那还可以,当时真的很多人在炒,所以房价升得很快。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在炒了,房价还是跌不下来,表示这个房价的支持能力还是挺高的。所以我觉得把整体的房价压下来去帮助没买房子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方法。除了难度很高之外,如果真的把房价压下来了,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也会很大,打击面非常之宽。中国的城市里,80% 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房子,把房价压下来,拥有房子的人的财富就蒸发掉了,那他们怎么去消费、怎么去再投资呢?这对经济一定是不好的。现在有人在怨,但是房价掉下来之后,怨的人可能更多。我觉得,要解决没买房子的人的居住问题,更简单的方法还是政府划拨一块土地,专门为这些人建一批房子,在价格上政府做一定的调控,这在香港叫“居者有其屋”。个人觉得,可以有一些专门的房子是限价的,但不能让整个市场里面的房子都限价。

  保障房应由独立组织分配

  从2011 年起,我国计划将在五年内完成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以实现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 以上的目标,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012 年1 ~ 7 月份,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80 万套,基本建成360 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72%。然而就在政府投入巨资建设保障房的同时,分配不公、房屋质量差、交易牟利等问题却频繁曝出。

  其实保障房建设,需要一整套的规划,我在香港也参加房屋委员会的工作,这是一个负责香港的廉租公屋跟廉价居屋的公益社会组织。它规定得很清楚,什么人是资助的对象,这个对象有月收入的上限,也有资产总值的上限,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要求,是很公开、公平的。建设出来的房子也有一个排队轮候的规则,谁先选,谁要等,都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这种规划,那就可能变成有关系的先买到,有些人买得好一点,有些人买得差一点。我相信现在内地也在逐步地规范化,但是以前我在不同的地方也见过一些已经有房子的人,他还可以买得到这种房子,那就变成建出来也帮不了社会太多。

  就香港来说,这个房屋委员会既有政府官员参加,也有社会公众人士参与,有些是专业人士,有些是在建筑行业任职的、在房地产行业任职的、在法律行业任职的,而且是公众人士为主导,他们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基本上决策是由这个委员会做出的,而执行靠的是政府官员。但是这个委员会可以对政府官员进行一定的监督,这样的话大家就觉得有把握,可以把供应落在有需要的人手里。另外,每年应该有多少供应,也有一个长期的政策,规定的收入上限,每隔一段时间也会调整,不可能永远不变,所以想要有一整套完整合理的营运方法,可以去香港参考一下。

  抄底应参考世界经济

  2012 年7 月10 日,北京单价地王纪录再次被刷新。中赫置地以26.3 亿元人民币的最高上限价格、配建16400 平方米回购房的条件竞得万柳地块,这一价格折合楼面价约4.42 万元/ 平方米。有业内人士为此算了一笔账,该地块仅项目成本就已经接近6 万元/ 平方米,因此未来的开盘价格预计在8 万元/ 平方米以上。

  地王的出现反映出开发商又赚钱了,其资金链本来是很紧张的,都可能断了,但是2012 年春节之后销售的速度快了,资金便又回笼了。他们有了钱,当然就会去投地,他投地出什么价钱,就看他之前卖房子卖了什么价钱,这是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反映出有一部分开发商觉得房价又会上升。但是这种情况只是在北京比较严重,其实有些地方的开发商还是挺审慎的,因为他手上还有很多地没开发出来,压力还是挺大的,我认为现在这种新地王的产生不会很普遍。经济增长在放缓,2012 年的经济增速可能在7.5% 左右,而且还有压力,可能会保不住,大家应该也都能感受到,所以去抢地的开发商应该是少数,只是在某些城市出现,不会全国一起出现。

  而且现在应该不能够说是底,应该说在调整。其中很关键的是要看中国经济能不能软着陆,如果说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可以很快地重回上升轨道,那这次调整是比较难得的,要把握住机会,趁调整的时候入市。但是如果世界经济真的出现问题,那中国经济也会受到拖累,经济放缓就不是一年半载的事,调整之后回暖一段时间,又会出现新的调整,这也不单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现在已经全球化了,我们的经济跟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没法儿独善其身,世界不好,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房地产中介行业进入跨域扩张期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房地产中介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限购令带来的成交量萎缩,不仅助推着令人苦不堪言的关店潮,也潜藏着异地布局、并购新渠道的机会。2010 年4 月,深圳世联地产以4000 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济南信立怡高物业51% 的股权;2011 年1 月,深圳世联地产再次出手,以3000 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四川嘉联兴业地产51% 的股权;2011 年11 月,上海的易居中国以2563.20 万美元购买了美国公司21 世纪中国不动产37.3% 的股权。

  其实所有的企业都在不断地增加自己地理上的覆盖面,在这个城市做得好了,就会打出去,看看在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可以做得到。近两年,这种情况已经在全国铺开,很多地方性公司想变成全国性公司。所以,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但是这是好事,你到我这里来,带来了你的那一套,就逼着我要学你的那一套,这样社会才会进步。

  中介行业也在不断地汰弱留强,进步得很快,而这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管理有没有提升。中原集团进入内地,刚开始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我们在香港的这套营运模式证明比一些从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美国来的模式更好。我们是盘口共享,就是在公司里面,接来的盘是员工都可以做的,在其他公司很多时候盘口是接盘的人私人拥有,只有他可以跟业主联系,其他人都要通过他去跟业主联系,所以他们的配对能力比较弱。我们是盘口公开,大家都可以做,成交的机会比较多。但是现在其他的竞争对手在盘口公开的程度上做得比我们更好,他们在信息共享方面,不单是业主可以联络到,就是跟业主联络之后业主心态的改变、要求价格的改变,他们都传到电脑里让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由于现在一些竞争对手管理得比我们细,他们也冒起来了。所以,我们现在面对的除了政府的限购政策之外,也面对一些新的行家,他们经营的效益比我们高,我们现在也要重新学习。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大城市特权下的城镇化之路 1

周其仁:城镇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 3

黄怒波:改革红利来自市场和公正 12

雷颐:真正的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平等 16

马骏: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长期动力 23

第二章 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经终结 29

施永青:保障房应由独立组织分配 31

董藩:房地产调控无法维持是必然的 43

甘犁:房价崩溃对普通家庭具有灾难性影响 51

陈准:回归市场成为房地产调控新逻辑 60

史晋川: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常态 72

第三章 户籍改革离我们还有多远 83

周其仁:户籍改革首先要把身份的壁垒打破 85

哈继铭:户籍改革可带动投资增长 98

秦晖:户改应实现人与财产的自由流动 105

王宁:取消户籍制度势在必行 113

胡星斗:地权归农才能终止户籍制度对农民的伤害 123

第四章 新城镇化出路何在 135

周林:减税是最好的富民方式 137

朱宁:政府要减少对经济的“扭曲” 146

王石:万科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 155

张跃:中国的城镇化要做“融合社区” 161

丁学良 :政府要给民间更多空间 166

仇保兴:应尽快治理城市土壤污染问题 17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