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能源矿产开发的实证研究》:
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贸易的环境效应来分析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贸易的环境效应主要包括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技术效应。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结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贸易的规模效应恶化了环境质量,贸易的结构效应取决于一国的比较优势,贸易的技术效应会改善环境质量。
Brian R.Copeland和M.Scott Taylor(1994)利用南北模型对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他们将世界分为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北方国家(发达国家),假定环境污染是局部的,不会产生全球影响,政府通过征收环境税来控制污染,而北方税率高于南方税率,其结果是自由贸易减轻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但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C.Ferraz,C.Young(1999)发现,巴西出口部门在贸易自由化改革以后污染强度上升,污染密集型部门出口份额也上升,贸易对巴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Runge(1990)把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五个方面:自然配置效率、经济活动的规模、产出结构、生产技术及环境政策。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这些影响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党玉婷、万能(2007)以中国1994—2007年的数据分析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对环境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为正,规模效应为负,总效应为负,即对外贸易总体上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