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独居老人生存状态与社会支持研究》:
1.独居老人生活状况与生活满意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人们居住安排和居住方式发生了转变,导致独居老人数量越来越多。由于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及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体系,独居老人晚年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发现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就成为政府、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钟仁耀(2004)对全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上海独居老人存在整体收入水平、心理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偏低,自理能力较差,难以应付突发性或常见性困难。研究最终提出,通过建立各种相互交流机制,解决孤独感;建立互助机制,解决常见性问题;健全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改变收入偏低状况;建立社区呼叫系统,应付突发性事件等对策建议。
关注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正成为一个全社会的话题。由于老年人逐渐退出主流的社会生活,社会的疏离以及孤独感常常伴随着老年人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行动的困难和各种疾病的影响,老年人同亲戚和朋友以及社会的人际交往渐渐地被限制在以居住地为中心的一个很小范围之内。因男女寿命长短不同,独居老人中女性占比远超过男性老年人。长期以父权或夫权为中心的文化模式,使得女性在文化价值中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而从人口学角度来讲,女性具有生存优势,即比男性活的时间长。由于中国女性高龄老人相对于男性而言,丧偶比例较高,丧偶期较长,丧偶后再婚比例较低,从而女性独居可能性要高于男性。而且女性的健康存活要少于男性,女性独居老人的生活更值得关注。有学者认为:独居老年女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心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作用最直接,生理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心理因素体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