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田留与子孙耕:爷爷给孙儿的私房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71075
  • 作      者:
    房国东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房国东,黑龙江省龙江县人,祖籍山东省莱州府。龙江银行退休干部。
  1949年,他沐浴着新中国的第一缕曙光来到人间,可是由于错误地投胎到一个另类家庭,而蒙受了炼狱般的磨难,而他却因此更懂得了命运的无常和尊严的可贵。
  他当过地地道道的农民,汗水流进眼角的辣疼和曾经布满老茧的双手,成了他的骄傲,他因此更懂得了“农业大国”的雄浑和滞重。
  他当过教师,八年间每天面对众多渴望求知的眼神和躁动的心,他因此更懂得孩子,懂得教育的神圣与艰难。
  他当过文化馆主管业务的馆长,八年间像蜜蜂一样整天在艺术和艺术家之间“采撷”,他因此有幸补上了人生不可或缺的“文化素养”一课。
  他当过民企高管,面对几百个刚刚放下锄头、走出校门就迈进工厂的员工,他因此终于悟出管理的真谛。
  他当过基层银行行长,曾经面临各种诱惑,但他淡定人生,选择了清廉自守,因此更深刻地体味到了世态的炎凉。
  他三十八岁才有机会考上大学,他是带着很多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去求知的,因此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真理……
  2009年,他退休了,一下子成了社会的“旁观者”。旁观者清,回首六十年人生历程,他有了许多顿悟。他想,如果把一生的感悟留给自己聪明、漂亮的孙子,一定会对他的成长有借鉴意义。于是,以坎坷的人生、丰富的阅历、积极探求的精神为基奠,用心血和智慧再次实现了人生冲刺——完成了《心田留与子孙耕》这部力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版传世家训·心田留与子孙耕:爷爷给孙儿的私房话》是爷爷写给孙儿的家训,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引经据典,讲述如何做一个正直优秀的人,可作为青少年修身励志读物。书中写给他孙儿的“私房话”,可谓一种现代版的传世家训。其生命意义与活力在于给许多爱而无方、教而无术的家长提供了一部可读、可亲、可近的优秀家庭教育读物;对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乏是一部指导人生方向的宝典。
展开
精彩书摘
  青春期正是为理想播种的季节,是为一生奠定基础的季节。青春期里,如果没有美丽的梦想,没有健康的追求,没有信念和激情,就会像迷途的羔羊,他的生活就会乏味,他的生命就会消极。然而,仅仅有激情和理想还不够,还要订出一套严密的计划,并且要以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的态度,去充实自己,实现理想。可是,年轻人往往由于缺乏“定力”,而使理想付诸东流。
  “定力”,原本是佛家语,指禅定。广义地理解,是说有定力的人,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心地清净,正念坚固,不为名利所牵绊,不被假象所迷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做事情善始善终、有所成就。
  爷爷这里借用“定力”这个词,强调年轻人应具有“坚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爷爷六十岁了,自己经历过青春期,也看过无数别人的青春期,由于曾当过八年中学教师,与各种各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打过交道,深深感到,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若不得法,容易让孩子走上歧途,而孩子本身缺乏定力,也容易迷失人生方向。
  依爷爷六十年人生的感悟,认为青春期的孩子,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自己的“自我控制力”。
  第一,要清醒地认识到青春期的孩子“还无知”的弱点,能及时调整好学习心态。从普遍规律上看,这个时期的孩子总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已经什么都懂,对大人们的劝诫、叮嘱、教导,大都持逆反心理,不爱听,不想接受,甚至会拗着来,这往往令大人们又焦急又无奈。
  爷爷也有过这样的阶段,年轻时也曾自以为自己比大人懂得还多,而把大人们的意见当耳旁风,不但不懂得尊重老人,反而认为老人们太好唠叨,净瞎操心。直到三十多岁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十几岁时是那么浅陋无知,那么荒唐可笑。如今六十岁了,多么希望再有哪怕一天的青春期呀!如果可以重来,一定要好好珍惜,绝不荒废自己的美好年华。可惜,时光不能倒流,人生不能重来。那么,我的孙孙正是处在这样的花样年华,能不能汲取爷爷的教训、弥补爷爷的缺憾呢?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好自以为是呢?原因就是,他们年龄所限,经历的太少,知道的太少。一句话,是无知造成的。
  说青春期的孩子“还无知”,孙孙可能会不以为然:“我从小就能操作电脑、上互联网了,知道的东西不比大人少,怎么还无知呢?”不错,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孩子了解到的东西可能比大人多,但见到的听到的多并不等于就是“有知识”了。爷爷这里说的“知识”,不仅仅指书本知识,更包括一个人的智慧。知识来自别人的传授,而智慧来自生活,是自己应用知识后获得的经验。经验的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显然,一个孩子,对如何处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深刻完整准确地分析事情内在本质……这些东西不通过大人的言传身教、不通过自己认真思考和切身体验是学不到的。如果年轻轻就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正是缺乏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啊!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越自以为是的人(“自以为是”与“自信”是两码事),越是没知识的人;一个越是缺少知识的人,越认为读书无用,越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缺乏定力的青少年,往往不爱读书,而越不读书,越不明理;越不读书,见识越少;越是见识少,越固执己见。《观物外篇》言:“人而无学,则不能烛理;不能烛理,则固执而不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呀!
  不学则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这是规律。在这方面,爷爷举个例子来说明。
  爷爷上小学时,要跑到八里地以外的村子去上学,每天要过一条河,上学放学,都要卷起裤腿,手拎着鞋,小心瞠过去。当时在我眼里这是一条非常大的河,感到很恐惧,认为这是天底下最宽的河了。其实呢,是只有十几米宽的河沟,可是在小孩子的眼里,却大得很。后来跟大人们到二十里外的雅鲁河边去捕鱼,哇!一见到大河,好宽好宽,一颗石子都扔不到对岸,心想这一定是天底下最大的河了。又后来跟大人们到富拉尔基你姑太奶家串门,大人们领我到嫩江边玩,呀!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边,感到江那么宽阔,才知道雅鲁河并不是天底下最大的河。后来上高中时,在“文化大革命”(那场文化浩劫)之初,借红卫兵大串联的机会,到过武汉,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远眺,烟波浩渺,天水相连,感到长江是那么浩大。等回到富拉尔基再见嫩江,感到嫩江竟是这么窄小了。再回农村老家,见到当年的小河沟,自己竟感到好笑,笑那根本都算不上河的一道沟渠,当初怎么竟被自己认为是天底下最宽的河了呢。后来工作后,一次我到海南省,从广州坐轮船回大连,在公海上航行五天四夜,极目远眺,水天一色,浩瀚无边,巨大的客轮就像一片小小树叶儿在波峰浪谷中飘摇。看了大洋,回头再看渤海和长江,又显得狭小了。爷爷说到这里,你别笑,那个时代,还没有电视,不走出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现在,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与浩瀚无垠的太空比,地球又微不足道了。
  ……
展开
目录
一部极具教育价值的当代家训(序一)
用江湖之火,燃庙堂之香(序二)
心田留与子孙耕(作者自序)
1.青春的定力
2.选择读书
3.健康第一
4.崇尚节俭
5.慎重交友
6.提升人格的力量
7.善待老师
8.交际力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9.习惯的力量
10.文化素养的养成
11.创造性才能
12.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13.懂得谦卑
14.学会说话
15.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16.自胜者强
17.蕴蓄生命的地力
18.学点辩证法
19.教训的价值
20.金钱是一把双刃剑
21.人生有悔
22.学会与人合作
23.改变思想的重要性
24.懂得求助
25.掌握分寸
26.现代人的适应力
27.知人与自知
28.关键时刻的选择
29.婚姻八要
30.职业选择之我见
31.如果你想创业
32.能像罗文上尉那样么
33.杂说送礼
34.官场十悟
35.爱国情怀
36.信仰与迷信
外一篇 可怜天下父母心——《心田留与子孙耕》的题外话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