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丛书:科学社会主义热点问题研究》:
(一)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巨大飞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创造了帝国主义时代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在实践上证实、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对其他国家的革命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有学者将十月革命放置在20世纪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其历史意义,凸显出这场革命对20世纪世界格局变化的巨大影响:首先,十月革命深刻影响了早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裂变和战后世界体系重组的走向;其次,十月革命加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殖民体系的瓦解;再次,十月革命为20世纪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制度和意识形态基础。总之,从“世界革命”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建立在充分的客观历史的根据之上,而不仅是一种先验的理论设定或当事者主观理念的论证。此外,如果我们从这一角度延伸下去,对于十月革命在政治文化领域所产生的类似于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对于十月革命所建构的社会制度模式的历史功能及其限度等相关问题也会有新认识,并进而在“革命史”的研究方法层面获得新的拓展。①
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在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或因没被了解或因没被正确理解而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一些人认为列宁埋下了苏联模式失败的种子,从否定苏联模式或否定斯大林进而否定列宁;或者把苏联模式等同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认为苏联模式失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失败,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还有一些人认为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应当把列宁主义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删除,等等。②这些错误认识从反面说明一个问题,即今天仍需要正确认识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十月革命后,通过对内镇压反革命,对外巧妙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苏维埃政权获得了暂时的和平喘息机会,列宁不失时机地提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由于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国内战争,苏俄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尤其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基本上沿袭和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这一时期,列宁坚持认为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的终结,并试图尽快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列宁还明确“将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将经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①。
(2)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然在一定时期对于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击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但余粮收集制动摇了工农联盟,以及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这一政策的实施,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有效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生产,稳定了国内动荡不安的政局,巩固了工农联盟,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有了稳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