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学刊.第4卷 第4辑,2016年12月.Volume 4 Number 4, December 201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826087
  • 作      者:
    刘冠军主编
  • 出 版 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学刊(2016年第4辑)》围绕“三严三实”、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收入30篇文章,包括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严以修身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对《人民民主专政》重大意义的再认识、全面从严治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初探、试论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民族主义问题、西方宗教渗透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渗透等。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学刊(2016年第4辑)》:
  (一)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新旧解放区都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等财产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并由人民政府发给农民土地所有证,承认农民具有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还分得大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普遍添置了新农具,改善和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这些成就体现在全国农业产值1952年比1949年增长了48.5%,其中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42.8010,棉花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193.4%。
  上述数据表明,土地改革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确实无可替代,然而,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仅有生产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短板在随后的年份中很快就暴露出来了,因此,使我党下定决心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49年到1952年的农业迅速发展,既有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的因素,也有战后复苏式增长的性质,但分析当时的农业经济形态,绝大多数还是自然半自然的经济状态,具体而言,就是分散的、个体的、落后的农村使用传统的手工工具,靠人畜耕种,靠天吃饭,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产品的商品率很低,由于产量低,无法向城市和国家的工业化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尤其是1953年,中央确定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而建立在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据统计,1954年,中国23个省,平均每个农户占有耕地0.817公顷,耕畜0.64头,犁0.54部,水车0.1架,占农户90%以上的贫农和中农单打独斗进行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农业基础的薄弱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日益暴露出来。
  小农经济的弊端还体现在工业为其提供的新式农具、农业机械、化肥等利于增产的工业品,由于个体农户的购买力及不便使用等问题而没有广阔的市场,农业生产力提高缓慢;另一方面,农产品产量低且商品率低下也使得农民无法大规模购买轻工业品,阻碍了轻工业的发展。
  此外,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个体经济势单力薄,抵抗灾害的能力很低,1953-1954年,由于每年都有6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农产品增长速度急剧放缓,其中棉花产量出现了连续下降的情况。小农经济所造成的产量缺乏稳定性,显然是无法支撑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
  除了上述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个体农业还对生产关系产生了影响。由于土改后分到农民手里的土地、农具、资金非常分散,状况各不相同,加之在劳动力和生产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农村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农民借助资金、劳动力和农具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雇工或放高利贷发展为新富农,而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资金、劳力、耕畜,在天灾人祸的袭击下生产生活遭遇很大困难,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典当土地,刚刚分到土地的农民重新失去了土地,土地改革的成果面临被毁的危险,如果不对这种情况加以干预,势必带来严重的后果。
  无论从生产力层面,还是从生产关系层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必须的,是不容拖延的,关键是怎样改造,改造路径的设计对当时及以后中国的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
  ……
展开
目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文化自信”刍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分析
学习领悟毛泽东著作的当代价值
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依法执政的经济学分析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分析与前瞻
严以修身,律己求实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探析
对象性存在视域中“科学—技术—工业”分析范式的内在构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就业质量暨北京高校思政课教改示范点建设”研讨会综述
列宁与罗莎·卢森堡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上的差异及其当代意义
马尔库塞“自然革命”理论的当代价值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再思考
互动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
转型期农村宗教信仰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基于长春市英俊镇的实证研究
老挝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西方自由主义演进史中的三次嬗变
青年党员党性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利用绩效——以广安市委党校为例
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增强文化自信——对陕西皮影戏及秦腔的传承情况与保护方案的调研报告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五大发展理念:打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枪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政府公信力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五四新文化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
农民收入来源变化及政策建议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与现代新孝道
从畲民性格养成看民族精神弘扬
校园暴力成因初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