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逻辑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27331
  • 作      者:
    邵强进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邵强进,1971年生,浙江金华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先后在复旦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获得哲学硕士(1995年)、管理学博士(2001年)。多年以来致力于逻辑基础研究,专业研究方向为逻辑哲学、逻辑史、应用逻辑等,研究领域包括真与悖论问题、实用主义逻辑、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等。已经出版的论*包括《逻辑与思维方式》(编*)、《杜威全集·晚期*作(1925—1953)·第十二卷(1938)》(**译者)等8部,发表论文数十篇。现任上海市逻辑学会秘书长兼副会长,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展开
内容介绍
  自古希腊柏拉图以降,对“真”的分析一直受到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近年来对“真”概念的讨论与技术化处理又成为逻辑学界的热点。《当代哲学问题研读指针丛书:逻辑真》试图从语形、语义及语用三方面,分析不同领域、不同用法及不同理论体系中的“真”;并力图区分“真理”、“真命题”与“真”三个基本概念:“真理”是在观念中的东西,“真命题”是在语言层面上的存在,而“真”则是真命题所承载的一种属性;“真”作为一种属性,存在从不同角度的定义;但也有理论指其不可定义;借助于逻辑技术化方法,可以把“真”视为不加定义的初始谓词,形成真的公理化系统;但公理化的方法只是语形处理的一种尝试,对“真”的分析最终要回到理论语义及日常语用,因此,过程性、可错性与分析性、必然性在“真”之上的长期纠缠不可避免。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哲学问题研读指针丛书:逻辑真》:
  一、真的检验标准
  逻辑原子论或者说逻辑实证主义直接把真的定义用作真的标准,这虽然在原则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却难以实现。因为真的定义能提供真的保证性标准,却无法切合实际地引导出真的核实性标准。正是出于这种在真的检验上所面临的困境,在逻辑实证主义内部便出现了由真的符合论向融贯论的转向。
  起初,逻辑实证主义赞成真的符合论,但是出于实际操作的需要,他们便希望有一种切合实际的真的检验标准,也即核实性标准,以判定一个语句或者说命题是否符合事实。在卡尔纳普(Paul Rudolf Carnap)和石里克(Moritz Schlick)那里,这一问题被分成了两部分。他们认为,对于直接报道感觉经验的陈述(相当于原子命题),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确定它们是否与事实相符合来检验其真假;而对于其他陈述(相当于分子命题),我们就可以依据它们与前一类感觉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检验其真假。也就是说,除了感觉陈述之外,其他所有陈述的真假都来自它们与感觉陈述之间的关系,这已表现出了某种向融贯论转进的趋势。
  二、真的就是整全的
  总的来说,融贯论主张真就在于判断之间、信念之间、命题之间的融贯性。从逻辑哲学的角度来看,在一个理论中,一个命题如果与其他命题相融贯,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融贯论在其古典型态中与唯理论尤其是与黑格尔的哲学密切相关。黑格尔就曾说过:“真的就是整全的。”(Hegel,G.W.F.1807,9)不过,在黑格尔及其英国的传人布拉德雷(Francis Herbert Bradley)那里,真的融贯论与整体主义的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也正如真的符合论与逻辑原子论之间的关系一样。正是基于这么一种整体主义的形而上学,他们才主张真的就是融贯的。
  在布拉德雷看来,实在本质上是一个统一的、融贯的整体。而与之相应的“真”也就是“宇宙的一种理想表达,它同时是融贯和无所不包的。……简言之,完美的真必须是系统整体的观念的实现”。他所谓的融贯也就是指“真必须不与自身相冲突”(陈嘉映2003,61)。然而,与黑格尔不同的是,黑格尔认为整全的真是可以达到的,而布拉德雷则认为我们所能达到的仅仅是部分的真。整全的真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无所不包的、完全一致的信念集合,部分的真永远都只能是整全的真的一个片断。所以,部分的真永远都只能是不完全的真。也就是说,整全的真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在现实中的真都是不完全的真。任何判断、任何信念乃至任何命题所具有的真充其量都不过是片面的。另一方面,根据这种真的融贯论,我们对一个命题的真假的检验也就是对这个命题是否与其他命题相融贯的检验,而这种检验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正因为实在在本质上就是融贯的。这也就是黑格尔主义者所说的真的融贯论。
  这种融贯论是以一种整体主义形而上学为依托,那是否离开了这种整体主义的形而上学,真的融贯论便无法立足呢?实则不然,真的融贯论,即:真就在于融贯,检验一命题的真也就是要检验它是否与其他命题相融贯,这一理论即使脱离了上述形而上学的前提,也依然是可以成立的。正如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逻辑实证主义从真的符合论向融贯论的转变所表明的那样,真的融贯论完全可以被限制在真的检验标准这一问题之下而得到新的诠释。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多重视角下的“真”概念
第一节  “真”的语言学视角
第二节  “真”的哲学视角
第三节  “真”的逻辑视角
第四节  真与逻辑悖论
第二章  经典“真”之符合论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
第二节  符合论的现代解释
第三节  当代符合论的困境
第三章  “真”之语义论
第一节  语义“真”的定义
第二节  “真”的形式处理
第三节  语义论的发展
第四章  “真”之语用论
第一节  实用论
第二节  冗余论
第三节  紧缩论
第五章  “真”之公理论
第一节  融贯论
第二节  真的不可定义性
第三节  真的公理化进路
第六章  “真”与真理
第一节  真与真理的区分
第二节  三种“真”的传导机制
第三节  从逻辑的观点看“真”
结语“证明A是A”的逻辑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